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环境要闻

划重点(进展篇②)| 生态环境部部长谈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0-01-19

2020-01-19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编者按

  1月12日至13日,生态环境部在京召开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总结2019年工作进展,分析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20年重点工作。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出席会议并讲话。近日,我们梳理了部长讲话全文,为您“划重点”,今日推出“进展篇②”。

  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这一年,我们主要做了四个方面工作,首先就是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持续实施重点区域秋冬季攻坚行动。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实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全覆盖,完成散煤治理700余万户。

  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累计约8.9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86%;23个省份324家钢铁企业7.8亿吨粗钢产能开展超低排放改造。推进工业炉窑、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加强“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

  大力推进“公转铁”,据初步统计,2019年全国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7.2%,其中,京津冀增长26.2%。严厉打击非法黑加油站点和劣质油品,在31个城市开展清洁车用油品专项行动,1466个黑加油站点和644个柴油超标加油站被依法查处。

  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对重点行业按企业环保绩效水平实施差异化管控措施。面对连续8天不利气象条件,组织积极应对,确保10月1日北京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空气质量保障任务。对11个省(市)开展消耗臭氧层物质专项执法检查,严打非法生产和非法使用。

  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

  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899个县级水源地3626个问题整治完成3624个,3年多来累计完成2804个水源地10363个问题整改,7.7亿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有力提升。湖北等11省份基本完成“千吨万人”农村(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899个黑臭水体消除2513个,其中,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黑臭水体消除96.2%,其他地级市消除81.2%。

  全面完成长江流域2.4万公里岸线、环渤海3600公里岸线及沿岸2公里区域的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其中,长江入河排污口60292个、渤海入海排污口18886个,与之前各地及各有关部门掌握的排污口数量相比分别增加约30倍、25倍。

  持续开展工业园区污水整治专项行动,长江经济带95%的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并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建成5.56万公里污水收集管网。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9294座,污水处理能力达2.45亿吨/日。

  推进长江“三磷”专项排查整治,存在问题的281家企业(矿、库)中172家完成整治,长江流域总磷超标断面个数同比下降40.7%。

  启动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完成2.5万个建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重新核定各省(区、市)污染耕地治理目标任务。稳步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明确1938家需要整治企业。30个省份初步建立污染地块部门联动监管机制。21个省份公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11部委签署土壤环境数据资源共享协议。

  坚定不移禁止洋垃圾入境,全国固体废物实际进口量1348万吨,同比减少40.4%。筛选确定深圳市等“11+5”个城市和地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浙江全省启动“无废城市”建设。

  聚焦长江经济带开展“清废行动2019”,发现的1254个问题中1163个完成整改。深化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专项整治行动,201家企业向社会作出守法承诺,405家企业完成“装、树、联”,从2020年开始公开污染物自动监测数据。

  全国累计排查涉重金属企业13994家,实施重金属减排工程261个。长江经济带1105个尾矿库制定实施污染防治方案。

  大力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推动生态保护红线评估和勘界定标。组织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3年累计发现34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重点问题5740个,已完成整改3986个。

  命名表彰第二届中国生态文明奖35个先进集体和54名先进个人、第三批8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2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陕西省修订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高效运转国家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建立省级核安全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

  首次发布《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47台运行核电机组安全状况良好,15台在建机组质量受控,19座民用研究堆(临界装置)安全运行。

  加强放射源安全监管,规范放射性物品运输管理工作。推进历史遗留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和核设施退役治理。

  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

  印发加强“邻避”问题防范与化解工作的指导意见,总结推广宁波破解“一闹就停”困局经验。

  会同水利部制定的《关于建立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已经同意,即将由两部门联合印发实施。40余个重点化工园区开展有毒有害气体预警体系建设试点。初步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海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

  全国“12369”环保举报平台接到举报53.1万件,基本做到按期办结。生态环境部直接调度处置84起突发环境事件。特别是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发生后,积极协调各方科学开展应急处置,累计处理污水约47.58万立方米,有效维护了周边生态环境安全。

  (摘自李干杰部长在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相关文章:
     全文实录丨生态环境部部长在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划重点(形势篇)| 生态环境部部长谈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势   
     划重点(学习篇)|生态环境部部长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划重点(经验篇)| 生态环境部部长谈2019年工作经验做法    
     划重点(进展篇①)| 生态环境部部长谈2019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情况 
     划重点(进展篇③)| 生态环境部部长谈积极主动服务“六稳”主要措施 
     划重点(进展篇④)| 生态环境部部长谈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划重点(进展篇⑤)| 生态环境部部长谈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2020年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部准备这样打……
     2019年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历程,我们浓缩在这张图里带您看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