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动真碰硬,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2022-09-13

2022-09-13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从无到有,不断向纵深推进。第一轮督察从2015年底开始试点,到2018年完成并开展“回头看”;第二轮督察从2019年启动,到今年上半年,分6批完成了对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两个国务院有关部门和6家中央企业的督察。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奔着问题去,查处了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取得显著成效,实现很好的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效果。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如何动真碰硬?怎样促进高质量发展?就相关问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接受了专访。
  问: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取得了哪些成效?对生态环境起到什么作用?
  督察办有关负责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重点,着力夯实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取得“中央肯定、百姓点赞、各方支持、解决问题”的显著成效。
  一是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落地。督察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高度共识,各地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二是成为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硬招实招。各省份普遍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督察领导小组或整改领导小组,将督察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发展问题。省委常委会会议、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保工作成为常态,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齐抓共管的大环保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三是解决一大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督察聚焦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推动被督察对象以鲜明的态度、坚决的措施加强组织领导、补齐设施短板、完善工作机制、实现标本兼治。
  截至2022年4月底,第一轮督察和“回头看”整改方案明确的3294项整改任务,总体完成率达95%。第二轮前三批整改方案明确的1227项整改任务,半数已完成,第四、五、六批督察整改正在积极有序推进。
  四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督察主动融入区域重大战略,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多赢。长江沿线11省(市)腾退长江岸线457公里,既提升了当地生态环境质量,又为优质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问:7年来,环保督察有哪些变化?
  督察办有关负责人:从2015年底开始试点,到2018年完成第一轮督察,并对20个省(区)开展“回头看”;从2019年启动第二轮督察,分6批完成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两个国务院有关部门、6家有关中央企业的督察,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生动实践,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深化。
  督察覆盖面更广。在对省级地区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的督察,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要求落实到位。
  督察内容更聚焦。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情况作为督察的重中之重,同时更加关注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生态环保薄弱环节,聚焦严控“两高”项目盲目上马、重大生态破坏问题、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等。
  督察方式更多样。在开展例行督察的同时,拍摄制作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问题线索和整改结果共通共享。加大暗查暗访力度,加强卫星遥感解析、无人机航拍、红外热成像等新技术新设备运用。典型案例采取“文字+图片+视频”方式公开,借助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充分发挥警示震慑作用。
  整改责任更实。采取定期调度、盯办抽查、通报督导等多项措施,督促被督察对象积极主动、实事求是、依法依规进行整改,使督察发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问:环保督察如何促进高质量发展?
  督察办有关负责人:“以督察促发展”是督察的重要原则和出发点。助推高质量发展方面,督察主要从3个层面发力。
  第一,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推动各地更加深入自觉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第二,解决突出问题,坚决查处并曝光一批生态环境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第三,推动建立长效机制,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通过督察,各地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认识明显提高,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明显增强,“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势头有效遏制,一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一批绿色生态产业加快发展。
  比如,京津冀协同治理区域性大气污染效果明显,蓝天白云成为生活常态。南通五山地区滨江片区大力整治“散乱污”,拆除违建,修复岸线,打造绿色长廊,重现昔日大江美景。
  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如何动真碰硬,有效开展工作?
  督察办有关负责人:严的基调是督察工作的生命线,是督察保持公信力和权威性的根本所在。督察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保持战略定力,敢于动真碰硬,对问题紧盯不放、一盯到底,形成强大震慑。
  坚持直面问题。深入把握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新特征新变化,既关注面上的普遍性问题,也聚焦点上的突出短板;既着力把问题查准查实查透,也深挖问题背后的原因和责任;既严肃指出问题,也推动以解决问题为契机完善政策制度和长效机制。督察报告中坚持60%以上的篇幅讲问题,不回避不遮掩。
  强化警示震慑。以“文字+图片+视频”方式曝光137个典型案例,人民日报、新华社、央广总台等中央主要媒体和其他社会媒体广泛深入报道,形成强大舆论压力和社会氛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身边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作为督察关注的“大事情”,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举报受理、转办、核查、督办、回访工作机制,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截至今年4月底,两轮督察共受理转办群众生态环境信访举报28.7万件,已办结或阶段办结28.5万件。
  紧盯督察整改。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对督察发现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失职失责情况,梳理形成158个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清单和案卷,按程序移交被督察对象。
  问:环保督察强调问题导向,解决了哪些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督察办有关负责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发现问题不断推动问题解决,以整改的实际成效检验督察成效。通过督察推动,各地切实解决了一大批“两高”项目盲目上马、落后产能淘汰不到位、企业非法排污、矿山越界开采和生态修复滞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自然保护地违规建设、违法围填海等突出问题。
  比如,督察指出云南滇池违建、广东茅洲河污染和湖南洞庭湖非法矮围等问题后,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采取有力措施,抓细抓实督察整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称赞。
  问:环保督察如何体现科学性,尊重生态环境规律?
  督察办有关负责人:针对各地区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差别很大的实际,督察不搞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聚焦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重点领域,找准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和症结所在,着力祛除难解“顽疾”。
  前期准备阶段,深入分析被督察对象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生态安全定位及资源环境禀赋等实际情况,通过暗查暗访找准问题线索,明确督察的重点方向。
  督察进驻阶段,调阅大量资料查找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实地核查问题线索,盯住普遍性、系统性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为被督察对象画准像、把准脉。 
  督察整改阶段,梳理形成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清单和案卷,按程序移交被督察对象,督促被督察对象积极主动、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整改落实。
  问:依法督察如何体现?环保督察制度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
  督察办有关负责人:依法督察就是树牢法治观念,运用法治方式,依法依规开展督察,确保督察结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督察中,一方面,认真核查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落实情况,查找法治意识淡薄而搞变通、踩红线,执法不严,甚至知法犯法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严格落实督察纪律作风要求及为基层减负细化措施,严禁为应付督察不分青红皂白采取紧急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避免以问责代替整改以及乱问责、滥问责等行为。
  督察的制度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6月,党中央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明确督察的制度框架、程序规范、权限责任等。
  2022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进一步完善整改长效机制,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管理闭环。在此基础上,制定110个制度规范和模板范式,形成“2+N”制度体系,使得督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效提升督察工作严肃性和权威性。
  目前,督察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覆盖摸底排查、培训准备、进驻动员、现场督察、受理举报、形成报告、审议报批、反馈移交、整改落实、归档总结等督察工作全流程,有程序要求,有内容模板,有操作说明,有纪律规定,确保了标准统一、工作有序、实施有效。
  问:环保督察将如何继续发挥作用?
  督察办有关负责人:正在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情况进行深入总结,有序公开一批工作力度大、整改成效明显的正面典型,不断增强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督察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严的基调,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精准科学依法,一如既往、从严从实做好督察工作,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丨《民生周刊》杂志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