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示媒介:环境保护部政府网站(www.mee.gov.cn)
二、公示日期:2017年11月27日—12月3日,7天。
三、受理电话、信箱和来访地址
电话:(010)66556313、66556315
传真:(010)66556314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内南小街115号环境保护部生态司(信封请注明自然保护区公示)
邮政编码:100035
电子邮件:reserve@mee.gov.cn
附件一: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基本情况
序号 |
名称 |
地理位置 |
批建时间 |
主要保护对象 |
是否调整过 |
调 整 原 因 |
调 整 方 案 |
原面积(km2) |
调整后 面积 (km2) |
申报单位 |
评审时间 |
1 |
云南白马雪山 |
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维西县 |
1988年 |
滇金丝猴及其栖息的寒温性针叶林生态系统 |
2000年,范围调整过1次。 《关于调整扩大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函[2000]35号) |
1.保护区西南部的维西县叶枝乡、巴迪乡、康普乡、白济汛乡、攀天阁乡等5个乡镇有4万多人口(85%为藏族),为传统生产生活区,不属于主要保护对象滇金丝猴的栖息地。 2.保护区西北侧扎拉雀尼峰西南麓区域分布有大面积的国有原始林,属金沙江、澜沧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有必要划入保护区实施保护。 3.优化保护区功能分区的需要,将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缓冲区和实验区调整为核心区,将部分保护价值较低的核心区和缓冲区调整为实验区。 |
1.将位于保护区西南部103.0529平方公里的区域调出保护区。 2.将位于保护区西北侧扎拉雀尼峰西南麓107.7129平方公里国有原始林调入保护区。 3.将原德钦县握你河以南扎拉雀尼山以东的28.84平方公里缓冲区调整为核心区;将位于金沙江流域奔子栏镇的达日到霞若乡的霞若段、珠巴洛河以东的 429.4262平方公里缓冲区调整为实验区;将位于德钦至羊拉公路穿越北部尼龙宝山上的核心区和响古箐、格花箐的核心区,共69.707平方公里调整为实验区;将位于维西县巴迪结义的48.18平方公里缓冲区和实验区调整为核心区,相邻的52.50平方公里实验区调整为缓冲区。 4.调整后,总面积由2816.40平方公里增加至2821.06平方公里,增加4.6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由1131.15平方公里增加至1161.22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由806.18平方公里减少至482.43平方公里,实验区面积由879.07平方公里增加至1177.41平方公里。 |
2816.4 |
2821.06 |
云南省人民政府 |
2010年 |
附件二:
西藏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基本情况
序号 |
名称 |
地理位置 |
批建时间 |
主要保护对象 |
是否调整过 |
调 整 原 因 |
调 整 方 案 |
原面积(km2) |
调整后 面积 (km2) |
申报单位 |
评审时间 |
2 |
西藏珠穆朗玛峰 |
日喀则市定日县、定结县、吉隆县、聂拉木县 |
1994年 |
山地森林生态系统、高原灌丛、草原生态系统 |
未进行过调整 |
1.优化保护区范围,加强珍稀动物保护的需要。保护区东侧叶如藏布源头的湿地和多布扎湖是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等珍稀湿地鸟类的繁殖地。 2.在批准建立之前,保护区内存在定结、聂拉木、吉隆、定日4个县城及部分建制乡镇。 3.位于中国-尼泊尔交界处的吉隆口岸是国家一类陆路口岸,是国家确定的重大工程,对促进民生改善具有重大意义。 |
1.将保护区东侧叶如藏布源头的湿地、多布扎湖及周边地区1134.57平方公里调入保护区。 2.将保护区范围内4个县政府、26个乡镇政府所在地调出保护区,调出面积621平方公里。 3.将位于吉隆县南部吉隆镇一带的吉隆口岸调出保护区,调出面积47.80平方公里。将保护区内原有公路调出保护区,调出面积465.77平方公里。 4.保护区调整后,总面积保持不变,仍为33819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为10094.42平方公里,仍维持在30%左右,缓冲区面积为5928.39平方公里,仍维持在18%左右,实验区面积为17796.19平方公里,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2%。 |
33819 |
33819 |
国家林业局 |
200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