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综合规划与政策典型案例 | 自由贸易试验区㊸:开创国家公园全球智库和长臂猿全球联合攻关机制

2022-12-15

2022-12-15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生态环境部指导各地深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编制实施生态环境重要规划,推进生态环境领域重大改革、重点工程和重要政策,开展相关重大专项工作,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成果,涌现出了一批典型案例,现选编,供有关部门、地方在工作中借鉴。
  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海南的重大任务和光荣使命。为建设生态环境世界一流的自由贸易港,海南把开展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确定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12个先导性项目之一。在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积极创新与探索,成立国家公园研究院,创建科研合作国际化的国家公园新模式,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和全球攻关保护研究海南长臂猿提供智力支撑。
  生态搬迁模式创新,居民收入不降反升
  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热带雨林等自然生态空间得到扩大。海南划定4403平方公里为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域,面积约占海南岛总面积的1/7。将海南岛95%以上的原始林、55%以上的天然林等生态区位最重要的区域纳入实施严格保护。
  随着最新1只“猿宝宝”的诞生,这里的长臂猿个体数量已达到36只。不仅个体数在试点期内有所增加,家族群也增加至5群。通过实施核心保护区生态搬迁,构建生态廊道,将原有的19个自然保护地及周边天然林和公益林林区进行了连通,有效增加扩展了野生动植物的适宜生境。区域内重要保护物种种群数量稳中有升,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明显改善,顶级生物群落维持稳定,森林面积总体增加,森林水源涵养能力提升,生态系统功能进一步增强。
  在生态搬迁方面,海南试点通过创新土地权属转化、建立集体和国有土地置换评估、赋权所有权人权能、建立土地增减挂钩模式,开创了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置换新模式。
  通过生态保护补偿项目、发展特许经营及替代性产业,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超过非试点辐射范围内同类地区居民。2019年,试点区涵盖范围内市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8.9%,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其中,生态保护补偿项目对居民收入增加的影响最为显著,占总体贡献的60%以上。新增雇佣人员以及替代性种植对居民收入增加具有一定的影响,占总体贡献的15%-30%。
  管理体制创新,打造国际科研合作平台
  按照《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要求,紧紧围绕“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营机制、健全支撑保障、强化监督管理,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海南把体制机制集成创新摆在首要位置。在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方面,创新建立扁平化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和双重管理的国家公园综合执法管理机制。在国家公园科研合作方式方面,打造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和海南长臂猿联合攻关新机制。
  海南省林业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海南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4所重点科研院校组建面向全球的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建立起汇集300多名国内外学者,涵盖生物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全球智库,并建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与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的局院联席机制,通过保持双方的常态化沟通,以保障智库建设紧密围绕国家公园建设目标,科学解决国家公园建设难题。
  依托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设立国家林草局海南长臂猿保护研究中心和“海南长臂猿保护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开展海南长臂猿保护及栖息地等研究,提出了海南长臂猿15年数量翻番的目标、《海南长臂猿保护行动计划纲要》及路线图。组建海南长臂猿监测队伍,共同拟定监测方案。2020年10月、2021年10月,进行了两次海南长臂猿调查,保持了对海南长臂猿种群状况的动态掌握。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海南长臂猿声学监测项目,并共同举办了阶段性成果发布会,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取得较好成效。组织国内国际顶级专家撰写了《海南长臂猿保护案例》。2021年9月5日,海口与法国马赛的第七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视频连线,共同发布了海南长臂猿喜添2只婴猿的喜讯和《海南长臂猿保护案例》。该次发布会是第七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组委会认可的两场濒危物种保护案例的新闻发布会之一。海南长臂猿保护的成功案例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誉为世界珍稀物种保护的中国智慧,并建议向全球推广,新闻联播等国内主流媒体纷纷报道,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海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同步推送。
  目前,国家公园全球智库和海南长臂猿全球联合攻关机制初步形成。海南设立国家公园研究院是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创新的重大举措,定位于国家公园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智库,构建了省级科研机构、人才培养基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桥梁。
长臂猿
  供稿 |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