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综合规划与政策典型案例 | 环保信用评价⑩:从“自律”到“自信” 环境保护成为企业自觉担当

2022-11-01

2022-11-01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生态环境部指导各地深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编制实施生态环境重要规划,推进生态环境领域重大改革、重点工程和重要政策,开展相关重大专项工作,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成果,涌现出了一批典型案例,现选编,供有关部门、地方在工作中借鉴。
  企业环境管理,不仅需要生态环境部门加强监管,引导企业增强自觉守法意识,更要求企业将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压实在平时,推动主动守法成为常态。
  为此,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不断探索和拓展企业环境管理的监管服务模式,从试行环境保护承诺制,到环保信用初评制度,为企业完善环境管理加强了制度保障。
  兑现环境保护承诺,更加自觉担当环境保护责任
  截至2016年,河北省组织240家企业签订了环境保护承诺书,并对需公开环境信息的7家企事业单位全部予以环境信息公开。
  “签订承诺书,对我们是一种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落实环保要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强了。”签订承诺书的企业负责人表示。
  推行企业环境保护承诺制,是《河北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条例》的规定,也是企业生态环境信用管理的要求。这一制度要求企业恪守诚信,认真履行公开承诺内容,严格遵守并逐条落实公开承诺事项,主动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通过环境保护承诺,企业主动实施节能减排,环境管理自觉和自律能力得到增强。
  参与环保信用初评,对标整改提升行业自信
  2019年以来,河北省共对5000余家重点排污单位开展生态环境信用初评,有效解决环境隐患6000多个,切实帮助消除环境风险隐患,提高了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这得益于河北省自2019年印发《河北省企业生态环境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后,探索建立的企业生态环境信用初评制度。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在解释信用初评的目的和意义时说:“在信用评价前,先开展一次帮扶体检式评价,全面了解企业环境管理现状,帮扶企业消除环境隐患,提升环境管理水平。企业通过对标初次评价涉及的环保行政许可制度、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监测管理、环境应急管理、企业内部环境管理等指标,及时纠偏补缺,完善环境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
  环境信用初评制度注重技术帮扶和简化程序,结合分表计电、远程执法抽查、污染源在线监测等科技监管信息,对存在环境污染风险的企业开展风险预警,对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一次性发现指出,对企业环境管理现状一次性评价到位,极大减轻了企业负担。
  供稿 |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