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机制创新 气象一新——环境保护部2017年定点扶贫工作综述

2018-01-31

2018-01-31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开栏的话

  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三大攻坚战中的两大重点。环境保护部高度重视,坚决落实。本报今日起特开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切实打好环保扶贫攻坚战”栏目,及时报道环保扶贫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效、新经验,持续推出环保扶贫的典型经验、典型人物、典型案例,为凝聚各方力量、深入推进环保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良好氛围。

  ◆中国环境报记者江滨

  岁末年初,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考核正在进行之中。根据环境保护部定点扶贫的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隆化县初步核实与反馈, 2017年,两县脱贫人口达5.94万人,如期完成当年脱贫任务,县、乡镇、村三级干部群众对环境保护部帮扶工作非常满意、评价等级为好。这是两县干部群众和环境保护部干部职工勠力同心的结果,来之不易,令人欣喜。

  围场、隆化地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河北省10个深度贫困县,两县均入列;206个深度贫困村中,两县占45席,脱贫攻坚任务可谓异常繁重。环境保护部从1992年起帮扶围场县,从2002年起帮扶隆化县,至今分别已达25年、15年。

  2017年,环境保护部创新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发挥行业优势,在组织领导、选派干部、督促检查、精准帮扶、宣传推广等各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实现了定点扶贫工作新提升、新跨越。

系统思维聚合力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党的十九大将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三大攻坚战中的两大重点,进行了全面部署。环境保护部高度重视,坚决落实,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脱贫攻坚一体推进、互促共进,从理念、机制到措施上,以构建科学的机制为突破口,做好定点扶贫工作系统化的设计安排。

  理念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部领导调研座谈、督促检查,各扶贫小组帮扶项目安排落实,到中央财政资金划拨使用,都以帮助两县保护生态环境、挖掘自然生态资源优势为导向,引导干部群众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机制上,创新实施结对工作模式。利用两县距北京三四小时车程的便利,环境保护部在京42个司局部门、直属单位组成了13个扶贫工作小组,与两县87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其中,45个深度贫困村全部纳入结对,实现了帮扶单位、帮扶深度贫困村两个维度的全覆盖。

  措施上,量化“15115” 精准帮扶措施。规定每个扶贫工作小组每年每村至少促成1个产业扶贫项目落地;解决5名贫困学生上学问题;帮扶1所学校;办1件实事;赴两县开展一次慰问活动,每次不少于5户贫困户。

  监督上,明确责任人,定期督促检查,年底考核。出台《环境保护部2017-2018年定点扶贫工作计划》,明确部领导、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挂职干部的扶贫工作内容。将定点扶贫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各司局、各直属单位领导班子述职述党建内容,年终予以考核评议。各扶贫工作小组对照扶贫年度台账开展工作,部扶贫办每季度进行一次监督检查。

  人员上,落实工作机构和人员。根据人事变动,调整环境保护部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办公室增加3名干部专项负责扶贫工作。2017年环境保护部派出5名司、处、科级干部在承德市及围场、隆化两县挂职(含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既协助分管环保又协助分管扶贫。

  系统化的设计安排凝聚起各方扶贫动力,激发出各单位扶贫工作热情,扶贫效率显著提升。

用心用力用情

  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深情。扶贫工作更需用心、用力、用情。环境保护部迅疾有力的扶贫脚步体现在这样的工作节奏中:

  2017年7月24日,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主持召开环境保护部第18次党组会议,听取扶贫工作进展和下一步工作汇报。

  12月22~23日,李干杰赴围场、隆化两县开展定点扶贫调研慰问和督促检查,实地检查两个扶贫开发项目,深入4户贫困户面对面访谈,召开环境保护部定点扶贫调研慰问和督促检查工作座谈会。

  3月1~2日、10月11~13日,其他部领导带队两赴两县调研和督促检查,深入两县最偏远的深度贫困村,慰问深度贫困户,召开多场村级座谈会、县扶贫办调研座谈会,以及部省、市、县、乡、村四级定点扶贫调研和督促检查工作座谈会。

  6月21日、9月22日,两次召开部长专题会,研究部署2017年定点扶贫工作,研究制定《环境保护部2017-2018年定点扶贫工作计划》。

  11月15日,《环境保护部2017~2018年定点扶贫工作计划》印发,明确定点扶贫人员、量化任务、考核目标、工作台账、项目清单。

  9月7~8日,部扶贫办深入两县开展督促检查,实地踏勘、入户访谈;11月22~25日,牵头组织两县相关扶贫人员,赴贵州省黔南州学习考察扶贫大数据及扶贫工作经验;12月12日,组织相关企业与两县对接,参与两县生态环境治理保护。

  部领导勇立扶贫潮头,派驻两县的挂职干部更是深入扶贫第一线。他们与当地老百姓吃住在一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疾苦,帮助解决生产生活突出问题,利用自身知识和资源,尽职尽责为贫困村和贫困户想办法、出思路、建工程、推项目,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肯定。

  各扶贫工作小组在产业脱贫、教育脱贫、解决生产生活突出问题、公益帮扶等方面也是各显其能。他们根据当地需要,打机井、建水渠、筑堤坝、修公路、装路灯、改危房;利用生态环保行业优势,引导帮助农民种植有机西瓜,研究推广富硒土豆,养鸡养牛,引导发展林下经济;为贫困学生一对一捐资助学,邀留守困难儿童到京参加环保夏令营……

  据统计,2017年,13个扶贫工作小组直接投入约777.4万元,慰问贫困户近300户,发放慰问金、慰问品20万余元,仅司局级干部到两县推动帮扶措施落实就逾100人次,涌现出一批帮扶先进典型。

扶贫与生态环保同步推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书记的“两山论”为围场、隆化的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两县生态资源丰富,生态功能价值巨大,是京津水源地,也是京津风沙源,保护好这块土地,就是为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环境保护部始终把生态环保作为精准扶贫的着力点,贯穿在脱贫攻坚全过程,致力于把两县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为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户建立持续的内生发展动力。

  2017年,环境保护部安排围场县环保专项资金1.7亿元、隆化县1.2亿元,主要用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其中,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从2017年开始,每年为两县分别安排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3000万元,对50个贫困村进行环境治理,3年实现贫困村农村环境治理全覆盖。

  2017年,环境保护部继续协调支持加大两县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围场县转移支付资金规模达22676万元,隆化县8095万元。环境保护部还在围场、隆化两县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试点,推行生计替代,减少村民对自然环境和野生资源的依赖,保护好自然环境。

  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或设立公益岗,让贫困户参与到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中来,既帮他们脱了贫又让其享受到环保的益处,引导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生态保护的行动中来。另一方面,通过生态环境整治,一些片区环境状况发生明显改善,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创造了条件。

  环境保护部全力支持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加大对塞罕坝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优势。经环境保护部推荐,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署授予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地球卫士奖”,塞罕坝精神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这也是环境保护部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一个生动缩影。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环境保护部的定点扶贫工作推进有序,扎实有力,声势渐隆,成果渐丰,为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筑牢了基础。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8年1月18日1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