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连云港试点工作组近日完成对连云港沿海及海岸带区域的调研和现场踏勘。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是机构改革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生态环境部选定连云港作为率先试点规划编制的4个城市之一。
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组组长、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洋生态室主任郭皓说:“此次调研按照‘三步走’的要求对连云港沿海区域开展了普查和详查,完成岸线及海岸带的全覆盖踏勘,全面梳理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泛覆盖,突出一个“全”
调研期间,调研组根据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和调研人员专业背景进行合理分工,各司其职,确保现场踏勘及调研工作落实、落细。调研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和技术手段,以无人机航拍和卫星影像图、水系图等作指引,从每一段海岸线、公路、步道、养殖区土道到每一个疑点疑区,做到人、车、机有机互补,完成岸线全覆盖踏勘。
在10余天的时间里,调研组对连云港市重要滨海湿地、入海河流及闸坝、大型污水处理厂、海水养殖及加工厂、自然保护区、公众亲海区域、典型港口区域等进行普查和详查,基本跑遍了全市海岸带地区以及沿海重要基础设施和企业园区,行程约2000公里。对其中的45个重点区域开展实地踏勘,获取了大量资料。
时间紧,任务重。调研组通常晚上8点以后才能结束调研。虽然深感疲惫,但为了能够及时总结情况,调研组成员依然会在当天调研结束后一起梳理分析现场发现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
深入调研,突出一个“细”
针对连云港市存在的海湾河口污染严重、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破坏、生态灾害多发、公众亲海难等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调研组在全覆盖踏勘的基础上开展了深入调研。
为了调研池塘养殖尾水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沿海的养殖池塘。池塘养殖区域的道路大部分都是泥土堆积的道路,走在上面经常是深一脚浅一脚,但为了获得现场第一手资料,大家一句怨言也没有。
为了解港口发展过程中遗留的围填海问题,调研组利用无人机等手段,对港口开展了细致调研,并就发现的问题与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问题识别,突出一个“准”
精准识别问题是精准治污的前提。在详查的基础上,调研组精准识别连云港市突出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在连云港市6个区县驻地召开调研座谈会。各区县主管领导及下辖生态环境分局、自然资源局、乡镇街办等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参加了座谈,针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涉及的突出问题,分析症结根源和解决途径,力争做到精确问诊、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