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生态环境部关于新建上海至杭州高速铁路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公示

2025-09-18

2025-09-18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部拟对新建上海至杭州高速铁路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9月18日-2025年9月24日(5个工作日)。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安门大街82号
  邮  编:100006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

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联系电话

1

新建上海至杭州高速铁路

上海市,浙江嘉兴市、杭州市

国铁集团(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包括正线、联络线及相关工程。正线起自上海市奉贤区四团站,经上海市奉贤区、金山区和浙江省嘉兴市、杭州市,终至杭州西站。全长197.45公里(上海54.24公里、浙江143.21公里),为高速铁路,设计速度为350公里/小时;设车站8座,其中新建4座,改扩建4座;新建牵引变电所4座,改建1座。联络线工程包括金山铁路联络线11.45公里、沪甬联络线8.52公里,设计速度为160公里/小时。项目总投资683亿,其中环保投资18.47亿。建设工期为4年。

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1)生态:项目穿越重要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占用耕地、草地、建设用地等,将造成植物生物量损失,惊扰野生动物并导致其生境受损,新增人工构筑物可能与原有景观不协调。主要措施:通过优化线路设计、永临结合、减小基坑边坡开挖、土石方调配利用等方式调减工程占地,减少占用植被。通过优化工程设计,避免占用重要保护野生植物;对临近的野大豆、古树优先就地保护;对占用的古树优先采取移栽措施,并加强跟踪监测。加强施工期管理,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周边野生动物活动高峰期及其繁育期。加强对涉及的重要湿地等生态敏感区的保护,落实生态保护修复措施,开展生态监测。对涉及风景名胜区等路段加强景观设计,与周边景观相协调。施工前做好表土剥离和堆存管理,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迹地进行生态修复。2)噪声及振动:项目建设、运营将对沿线声环境和环境振动产生不利影响。主要措施:项目外轨中心线30米以内声环境保护目标纳入工程拆迁或功能置换,对预测超标的保护目标路段优先采取声屏障措施,必要时辅以隔声窗措施。配合地方政府做好沿线铁路噪声影响规划控制,在噪声预测超标范围内不宜规划建设学校、医院和住宅等声环境敏感点。加强施工期管理,尽量避免夜间和其他敏感时段高噪声作业。施工期开展噪声跟踪监测,发现超标及时采取优化施工布局、临时围挡等噪声防治措施。运营期加强轮轨维护保养,减少附加振动;对线路两侧噪声敏感点进行跟踪监测,必要时更新强化声屏障等措施。3)水环境:涉水桥墩施工、施工期及运营期污(废)水排放等可能对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主要措施: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设置拌合站、制存梁场、施工营地等临时工程和排放施工废水。桥梁桥墩钻孔桩施工设置泥浆循环系统,泥浆经沉渣干化后运至指定消纳场。施工场地内设置废水处理设施,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回用或达标排放。涉水桥墩施工应选择枯水期进行,施工泥浆废水处理后循环利用不外排。运营期各站所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4)其他:牵引变电所、通信基站等选址远离居民区等敏感点严格控制施工范围,落实文物主管部门关于文物保护的各项要求和保护措施。施工场地采取硬化、设置围挡、洒水降尘等措施;临时堆放场、拌合站等采取苫盖或密闭等措施,物料运输车辆加盖篷布等。动车运用所、维修工区、牵引变电所产生的危险废物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确保环保措施落实。

公众参与:建设单位依法开展了公众参与。

相关部门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基础〔2025〕1094号文件批复项目可研。

010-65645995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