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排放标准》(以下简称3项排放标准),《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5)》,《2024、2025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浙江三澳核电厂3、4号机组和山东招远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建造阶段)和建造许可证申请审评监督情况。
会议指出,制修订3项排放标准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生态环境标准体系,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要指导医疗机构对照新要求加强水污染物排放管控,提升污水处理规范化管理水平。要加强水泥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协同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要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加快制定完善配套技术规范。要强化宣贯解读和培训指导,增强各方对标准的理解和认同,确保排放标准落地见效。
会议强调,《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5)》集中体现了我国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最新进展,是社会公众了解噪声治理成效的重要窗口。要下大气力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噪声问题,强化上下协同联动、部门共管共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要科学谋划“十五五”期间噪声污染防治思路和对策,加强源头管控、精准施策,推动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要做好报告发布后的宣传解读,调动全社会力量形成噪声污染防治合力。
会议指出,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要指导各地准确、按时、高效做好碳市场配额发放和清缴等工作,推动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高质量完成首次履约。要加强碳市场交易活动监管,逐步丰富市场参与主体,建立完善市场调节机制。要系统谋划全国碳市场建设重点任务,稳步扩大覆盖范围,逐步实施配额总量控制,稳妥推行配额有偿分配,加快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会议强调,核安全事关国家安危、人民健康、社会稳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严字当头、依法监管,督促营运单位、工程总承包单位、土建安装单位、监理单位等落实各方职责,有效运转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核电工程高质量建设。加强核电厂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管,确保核电厂建造活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法律法规标准。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于会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廖西元,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董保同、李高,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任勇出席会议。
驻部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机关各部门、应急中心、机关服务中心、信息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