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社岭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将京津冀打造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示范区的提案”,由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进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努力将京津冀打造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示范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要求,会同有关方面积极推进京津冀生态文明相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关于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生态文明一体化专项规划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加快建设生态环境修复改善示范区,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生态环境部正在组织编制新一轮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进一步加强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顶层设计,推动京津冀区域美丽中国建设实践。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中国—新加坡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关于推动雄安新区建设绿色发展城市典范的意见》,持续优化京津冀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生态环境部联合北京市、河北省印发《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2019—2025年)》,成为我国首个部省联合编制印发的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部筛选确定113个城市和8个地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天津、河北、浙江、重庆等19个省(市)有序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自2017年起,协调指导河北省分别与天津市、北京市签订三期引滦入津流域、两期潮白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一期官厅水库上游永定河流域水源保护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协同构建“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流域治理保护长效机制。
二、关于以“双碳”为目标谋划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
国务院颁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这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的法规,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具有里程碑意义。生态环境部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实现了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制度创新,且制定发布了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首批4项方法学,组织建设完成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并上线运行。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草局印发《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
国家林草局印发《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在京津冀有关区域布设23个试点,开展中幼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将河北省草原补奖范围由原来的16个县(区、场)增至18个,督促指导河北省草原禁牧面积由第二轮1747.3万亩增至第三轮1838.4万亩,2021—2023年,累计向河北省投入中央资金5.71亿元,支持河北省修复治理退化草原149.6万亩;指导京津冀建设国家湿地公园28处、湿地类型保护区22处,指导京津冀发布省级重要湿地72处,2021—2023年,累计安排京津冀中央资金2.55亿元,支持地方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出台光伏发电项目使用草原相关政策,鼓励光伏发电项目布局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禁止占用基本草原。
三、关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国家林草局编制了《中国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行动计划(2024—2030年)》,拟在京津冀区域发布候鸟迁飞通道关键栖息地名录45处,指导地方依托鸟类监测站建设研学基地。生态环境部积极指导京津冀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截至2023年,共命名北京市延庆区、天津市西青区等22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石家庄市井陉县等2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四、关于强化共建共管共享,提升治理质效
2020年,国家林草局督促指导河北省林草局批准设立河北滦南南堡嘴东省级湿地公园和河北黄骅省级湿地公园。2022年,督促指导内蒙古商都察汗淖尔自治区级湿地公园晋升为国家湿地公园,与河北尚义察汗淖尔国家湿地公园共同实现察汗淖尔完整性保护。统筹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2020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会同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已形成《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正在按程序报请国务院审批,将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组织开展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工作。
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指导河北、天津两地坚持陆海统筹、区域联动、河海共治,建立健全入海排污口、入海河流区域联动机制。连续7年组织开展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京津冀三地成立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工作协调小组,联合研究制定《2023—2024年度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动执法工作方案》,联合研究完善《京津冀生态环境执法联动工作制度》,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联防联建联治向纵深发展。生态环境部指导三地制定《京津冀水污染突发事件联防联控工作方案》,妥善处置北京通州危化品罐车侧翻起火次生环境事件等多起敏感突发环境事件。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考虑您的相关建议,继续加大力度,支持京津冀区域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深化区域协同共治,全力将京津冀打造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示范区。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4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