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3265号(资源环境类237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4-07-24 来源:生态环境部

2024-07-24 来源:生态环境部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秦顺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谋划国际碳汇交易中国方案,凝聚全球南方国家脱碳共识的提案”,由我部会同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碳市场是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和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制度创新,有利于推动全社会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程度的温室气体减排。

  为激励行业、企业更广泛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支持对减碳增汇有重要贡献的项目发展,我国正在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各类社会主体可以按相关规定自主自愿开发温室气体减排项目,项目的减排效果经过科学方法量化核证后,可以通过市场出售获取相应的减排贡献收益。目前,经过社会公开征集遴选,生态环境部择优选择社会期待高、减排机理清晰、数据质量有保障、社会和生态效益兼具、可以实现有效监管的领域起步,发布了包括造林碳汇、红树林营造在内的首批4项方法学。碳汇作为自愿减排市场下的一种项目类型,开展国际碳交易应在《巴黎协定》第六条机制安排下,根据国家统筹谋划部署开展。

  在碳汇项目边界识别及监测等方面积极应用遥感技术,研究制定科学高效的林业领域碳汇量核算方法,有利于实现林业碳汇项目数据质量的有效监管,推动林业碳汇项目发展。在利用遥感等先进手段开展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方面,生态环境部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发射了高光谱观测卫星、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和高光谱综合监测卫星等3颗卫星,具备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监测能力。二是基于卫星遥感和地面调查手段,从生态系统碳库和植被碳汇两方面研究提出了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技术路线和方法,并选取典型区域开展监测试点研究。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第六条谈判取得进展,组织开展国际碳交易相关研究,与有关国家就碳市场开展交流。同时,积极推动建立高精度、全方位、短周期的卫星遥感监测网络,构建基于全方位、一体化生态监测及地面验证网络,优化碳敏感参数反演算法模型,提升生态系统碳汇估算精度,服务生态系统碳汇核算与交易。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4年7月24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