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6745号建议的答复

2024-08-24 来源:生态环境部

2024-08-24 来源:生态环境部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莫鼎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广‘无废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助力绿色低碳转型的建议”,由我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加大国家层面政策创新突破力度

  202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对加快“无废城市”建设、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等提出了明确要求。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推进企业内、园区内、产业间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

  我部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和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构建,不断加大政策改革创新力度。推动修订发布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健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长效机制。组织修订《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进一步完善豁免管理制度;修订《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保障废物属性判定和管理的精准性,目前均已完成公开征求意见。推动印发《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指导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等区域建立完善合作机制,以“白名单”方式简化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程序。联合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印发《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明确跨省转移审批程序、时限和简化审批条件,进一步压缩转移审批周期。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信息化有关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行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线上商请,实行电子转移联单,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危险废物跨省转移时效。

  二、推动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共享

  202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加强基地(园区)产业循环链接,促进各类处理设施工艺设备共用、资源能源共享。2023年5月,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危险废物重大工程建设总体实施方案(2023-2025年)》,在全国统筹布局建设20个区域性特殊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进一步优化相关区域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需求与能力布局匹配情况。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我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无废园区”“无废企业”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推动产废企业加大协同合作,强化固体废物在厂区内、园区内的协同利用。

  三、推动废弃物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两个履约周期(2019-2020,2021-2022)。为鼓励生物质消纳,我部已将生物质掺烧热量占比低于10%的化石燃料机组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范围。对掺烧生物质激励政策具体做法是,在配额分配时对掺烧生物质对应的发电量和供热量发放配额,同时在核算端不计算掺烧生物质对应的排放量,企业掺烧生物质可以获得更多配额激励。在生物质掺烧核算方法上,考虑到生物质燃料类型比较繁杂、缺少检测热值的相关标准,现有国际、国家标准和参考文献中无法获取统一的排放因子,并且生物质掺烧燃煤混用的使用方式对热值计算获取难度大,因此我们基于锅炉总产热量和锅炉效率折算得到燃料总热量,从中扣减燃煤热量,从而得到生物质热量占比。

  四、积极推广“无废产业链”创新经验

  我们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的总结凝练和宣传推广,鼓励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的城市和地区加强总结凝练,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模式,通过生态环境部官方网站、双微公众号、“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公众号、案例征集等方式积极宣传推广。2022年、2023年分别组织召开“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邀请相关城市代表进行交流总结,分享“无废城市”建设经验和创新模式,典型经验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宁波市大力支持石化行业构建“无废产业链”,印发《危废“点对点”定向利用实施细则》和《危废综合利用设施建设方案》,试点推动镇海炼化和大榭石化、利万和华泰盛富2个“点对点”定向利用项目顺利落地,每年减少全市危险废物处置量1500吨左右,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数千万元。2024年1月,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3月,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源头减量 化工企业打造“无废产业链”》,报道了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创新打造“无废产业链”的经验模式,对有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持续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推动“无废城市”高质量建设。完善有关法规政策,深化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制度改革创新。持续完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等技术规范,研究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更好推动废弃物减污降碳协同。指导有关地方积极探索“无废产业链”建设模式,加强总结凝练和宣传推广,助力绿色低碳转型,支撑美丽中国建设。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4年8月24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