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1083号(资源环境类081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4-07-25 来源:生态环境部

2024-07-25 来源:生态环境部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徐雪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黑河流域保护治理的提案”,由我部会同财政部、水利部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流域治理顶层设计

  为加强黑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2023年3月,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林草局印发《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将黑河列为重要保护水体,明确提出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饮用水源地保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重点任务,指导各地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按照国务院批准的黑河干流分水方案和近期治理规划,对黑河实施严格水资源管理调度和上中下游系统治理,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特别是河流尾闾东居延海周边生态环境持续恢复;组织黄河水利委员会编制了《黑河流域综合规划》,提出了黑河流域保护治理的总体思路、规划布局和主要任务措施,后续根据黑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生态环境保护新要求和水情工情新变化,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成果,为规划审批创造条件。

  二、关于提升涉水管理水平

  一是推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以地方为主,中央财政给予支持。近年来,我部会同财政部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建立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支持引导黄河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从全流域维度进行整体设计,通过政策和资金引导,鼓励地方加强机制建设。2024年6月,《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正式施行,明确提出国家鼓励、指导、推动生态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人民政府通过协商等方式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2020年以来,中央财政每年安排黄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引导资金10亿元,鼓励各地早建机制、多建机制。目前,黄河干流川甘段、甘宁段、宁蒙段、晋陕蒙段、豫鲁段已分别建立省际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黑河流域有关省份可充分利用现有政策,与相邻省份积极开展沟通协商,深化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积极探索新模式。

  二是建立水利工程运行维护长效机制。中央财政高度重视流域水安全保障工作。2023年通过水利发展资金下达黑河流域内蒙古、甘肃、青海三省(区)3.13亿元,支持开展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小型水库维修养护、山洪灾害防治设施维修养护等工作。该项资金切块下达到省,黑河流域相关省份可根据实际情况,统筹支持水利工程修复和维护。

  三是加强流域管理信息化建设。我部持续强化全国水生态环境管理平台建设,汇聚生态环境、水利、气象等部内外涉水数据,基本形成了覆盖面全、动态更新的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生态环境业务数据库,有力支撑流域水生态环境监管工作。水利部积极支持数字孪生黑河建设,将有关内容纳入《国家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工程(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加快推动项目立项建设,提升流域治理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三、关于强化法治保障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为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基本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相继制修订,有力推动了包括黑河在内的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前,水利部正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修订,深入总结我国江河流域系统治理实践和需求,进一步规范江河流域保护治理共性问题;同时,组织开展《黑河干流水量调度管理办法》实施情况评估,对加强黑河流域制度建设进行深入论证,增强黑河流域治理管理法治保障。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对黑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支持力度,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工作方针,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指导督促内蒙古、甘肃、青海三省(区)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黑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4年7月25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