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7406号建议的答复

2023-08-28 来源:生态环境部

2023-08-28 来源:生态环境部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你们提出的“关于立法推动高原湖泊治理与保护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的建议”,由我部会同财政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高原湖泊治理与保护修复力度
  一是做好规划顶层设计。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编制印发《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对高原湖泊的生态保护修复任务进行重点部署。2021-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编制实施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北方防沙带、东北森林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以及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9个重大工程的专项建设规划,进一步细化了滇池、洱海、青海湖、呼伦湖、察汗淖尔等蒙新高原、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重要湖泊及湖泊湿地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部署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强化相关省份高原湖泊等生态保护修复。2023年3月,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河湖为统领,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明确了包括高原湖泊在内的全国214个重点湖库保护修复目标任务,并将滇池、洱海、乌梁素海等作为保护重点,逐一确定水生态保护要点及重点工程项目。
  二是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十三五”期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启动实施了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云南抚仙湖、内蒙古乌梁素海流域等项目被纳入其中,工程试点的实施对于提升工程区域内高原湖泊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四五”启动的19个工程项目中,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被纳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2022年,生态环境部印发实施《关于扎实推进“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实施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实施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指导地方加快推进重点湖库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同时,制定任务分解方案,定期开展重大工程实施情况调度,掌握工程实施进展。
  三是加大资金项目支持力度。财政部高度重视高原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推动高原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实保障。中央财政通过水污染防治资金,重点支持开展流域水污染治理、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十四五”以来,累计下达云南水污染防治资金26.5亿元,已支持实施洱海湖滨带水环境生态修复治理工程(一期)、星云湖周官河河口康美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异龙湖水生态修复工程(一期)等90余个项目。中央财政通过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及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等,支持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风险管控、修复治理,有效遏制土壤污染风险扩散;支持地方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补齐农村环境治理短板。“十四五”以来,累计安排农村环境整治资金13.2亿元,支持高原湖泊所在省份新增完成3600余个行政村环境整治。
  下一步,国家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大高原湖泊生态保护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落实《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及配套专项建设规划,科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按照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好重要高原湖泊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二、关于推动高原湖泊专门立法
  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等,对湖泊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保护修复、生态风险防控等作出明确规定。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明确在湖泊实施湖长制,建立健全湖长体系,全国设立省市县乡四级湖长2.4万名,全面落实严格湖泊水域空间管控、健全湖泊执法监管机制等任务。自然资源部联合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规则和监管要求。水利部制定出台《关于做好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河湖生态流量确定保障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会同公安部制定《关于加强河湖安全保护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河湖安全保护协作机制,提升河湖安全保护工作效能,有效防范和依法打击涉水违法犯罪,维护河湖管理秩序。生态环境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参考指标(试行)》,引导各地大力推进“有河有水、有鱼有草”的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发布了包括泸沽湖在内的首批18个美丽河湖案例。
  下一步,国家有关部门将加强对包括高原湖泊在内的湖泊治理与保护立法问题的研究,总结国家和地方湖泊立法、管理实践经验,结合相关法律修订等工作研究完善湖泊治理保护制度,同时积极向立法机关反映制定高原湖泊保护专项立法的建议,并根据工作安排做好技术支持工作。
  感谢你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3年8月28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