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4729号(资源环境类302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3-06-30 来源:生态环境部

2023-06-30 来源:生态环境部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你们提出的“关于水质指标修正与环境政策调整的提案”由我部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天然水环境中同时含有活性和惰性溶解有机碳,其中惰性溶解有机碳是水体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诚如两位委员所言,对化学需氧量的严格限制,会导致污水处理过程中处理掉大量的惰性有机物,并最终以温室气体的形式回到大气中。两位委员的建议对于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陆海统筹联合增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关于化学需氧量指标的评价。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不断研究优化水环境质量评价方式。2020年以来,先后针对额尔古纳河等水体化学需氧量指标畸高问题,组织专家团队开展研究。结果表明,自然过程产生的腐殖质类物质导致上述水体化学需氧量指标畸高,该类物质在自然条件下很难被生物降解,且监测断面附近可采集到蜉蝣目底栖动物等清洁水体指示物种,表明水体生态健康状况良好。在上述区域,采用化学需氧量指标对地表水体进行考核,不能客观反映当地水环境质量和水污染防治状况,这与两位委员所反映的情况是一致的。为此,生态环境部提出受自然因素影响水体评价考核分类处理原则,明确化学需氧量不再纳入类似水体水质考核排名工作。
  (二)关于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工作。2020年以来,配合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出台《支持长江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方案》《支持引导黄河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9个省份15个流域建立了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两位委员所提的东西部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探索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
  (三)关于海洋碳汇建设。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海洋碳汇建设,于2023年1月印发《应对气候变化重点任务(2023-2025年)》,在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相关任务中提出,配合有关部门整体推进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升红树林、盐沼、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碳汇,积极开展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碳汇、二氧化碳移除与利用等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同时,生态环境部还制定了《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在盘锦、南通、深圳和湛江4个城市开展盐沼、红树林、海草床和海藻养殖的海洋碳汇监测。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认真研究两位委员的意见建议,在后续工作中予以统筹推进:一是积极支持海洋负排放大科学计划,组织部属技术单位配合有关科研院所开展水体稳定碳汇评估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水质基准等基础研究,研究优化化学需氧量等水质表征指标,结合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的示范基地建设工作,配合相关科研院所探索推进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工作。三是继续依据职责开展海洋碳汇监测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巩固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感谢你们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3年6月30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