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香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保障能力建设”的提案,由我部会同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也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美丽中国建设远景目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摆到生态文明建设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部署推动相关工作开展。为落实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我部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工作机制、着力完善制度、强化政策保障、推进落地实施,不断提升我国固体废物环境管理能力和水平。
一、关于设立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
中央财政高度重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2020年,通过多项资金渠道支持开展相关工作。一是安排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支出24.15亿元,引导超过8000万台废弃电子产品进入正规处理企业处理,有效推动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和资源再利用。二是通过中央基建投资安排73.7亿元支持开展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能力建设,包括通过生态文明专项安排资金支持地方开展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是通过安排“固废资源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经费8.52亿元,支持推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技术进步,有力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四是通过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专项安排资金支持开展尾矿库污染治理,通过土壤专项资金支持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五是设立农业资源及生态环保补助资金,支持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支持推广地膜回收利用,设立农村环境整治资金支持开展农村垃圾治理。
二、关于将政府事权的固体废物回收利用设施纳入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设施建设用地
一是拉动资金投入。(此处内容涉及工作敏感信息,不宜公开)。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能力建设实施方案》,2020年,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45亿元,支持479个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和集中处置设施建设。
二是保障设施用地。(此处内容涉及工作敏感信息,不宜公开)。
三是补齐设施短板。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推动补齐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截至2021年底,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约1.7亿吨/年,是“十二五”末的3.3倍;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达215万吨/年,比新冠肺炎疫情前(2019年底)提高39%。生态环境部认真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相关任务,推动建设国家和6个区域性危险废物风险防控技术中心、20个区域性特殊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
三、关于保障固体废物监管基础能力,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1年版)》,筛选37项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其中包括28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推进先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科技部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强化科技创新支撑。目前,已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等综合利用方面取得系列技术突破,并在重点区域形成集成示范。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地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技术专题研究,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技术发展,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工作,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在强化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保障能力建设方面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做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资金支持,通过已有资金渠道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给予支持,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有关要求,加强政府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二是(此处内容涉及工作敏感信息,不宜公开)。三是各有关部门将持续强化技术保障,继续加强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加快出台绿色金融生态环保项目库入库指南。加快推进国家和6个区域性危险废物风险防控技术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固废资源化”和“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等重点专项组织实施,持续加大先进技术研究和应用力度。同时,还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地方,强化固体废物行政管理工作队伍和技术支撑能力建设。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2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