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1047号(资源环境类077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2-08-19 来源:生态环境部

2022-08-19 来源:生态环境部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吴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有效防治新能源发电装置新型污染的提案”,由我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新能源新型污染评价体系
  我部重视新能源行业环境管理,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切实减轻新能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一是严格新能源环评分类分级管理。我部严格按照新能源项目环境影响程度,科学实施分类分级管理,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陆上风电发电项目、总容量大于6000千瓦且接入电压等级不小于10千伏的地面集中光伏电站、陆地利用地热发电等均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生态环境部门审批后方可开工建设。二是加强管控噪声污染。我部发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明确了声环境质量的调查方法和现状评价的具体要求与步骤,并针对各类噪声提出了防治对策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自2022年6月起实施,要求排放工业噪声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振动、降低噪声,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或者填报排污登记表。三是严格新能源项目环评审批。对不符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要求的严格不予审批,并指导地方出台相关环评管理文件。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出台《陕西省风力发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要点(试行)》,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出台《关于加强新能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
  下一步,我部将继续加强新能源行业环境管理,针对新能源行业环境管理开展相关专题研究,探索开展新能源基地环境影响评价和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行业环评政策研究,统筹考虑各方对新型污染评价的有关意见,优化完善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适时出台相关管理政策,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二、关于建立健全新能源产业废弃物回收机制
  近年来,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等部门陆续发布相关政策引导新能源行业企业做好废弃物回收利用。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针对退役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兴产业固废,探索规范回收以及可循环、高值化的再生利用途径;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要求推动退役风电机组叶片、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技术与新产业链发展,补齐产业链最后一环。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聚焦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兴固废,探索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和发展路径;组织实施光伏制造等行业规范条件,重点从技术水平、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建立行业基线;组织制定《太阳能光伏产业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推动完善产业标准体系,加快关键标准制定和实施。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发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21年版)》,对废旧太阳能光伏板和风电机组叶片拆解及回收利用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能源局正在研究制定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积极鼓励开发企业、设备厂商、科研机构开展老旧风电装备物资循环利用研究,建立健全风电产业循环利用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充分考虑您提出的相关建议,探索行之有效的新能源产业废弃物回收商业模式和政策措施,推动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支持新能源废弃物回收技术研发
  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积极推进新能源废弃装备回收技术研发工作。科技部在“十二五”期间部署“光伏电站功率预测技术及与环境关系”研究课题,“十三五”期间立项支持“晶硅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成套技术和装备”等项目,加快废弃光伏组件回收利用技术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晶硅光伏组件高压研磨拆解、退役风电机组叶片分级绿色处理循环利用等技术,列入《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1年版)》,并制定供需对接指南,推动新兴固废领域开展技术创新攻关和产业化应用。我部积极推动科技部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和“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中部署新能源、新材料等多源固废综合利用集成技术研究和示范。
  下一步,科技部将依托国家科技计划,部署退役光伏组件人机交互就地拆卸及智能拆解装备、免破碎连续热解工艺及大型装备等科研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快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推广,适时更新发布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探索可复制推广的新兴固废综合利用技术路线。我部将进一步探究噪声污染、光污染和热污染防治等科技需求,积极推动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专项中,并充分利用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对新型污染防治和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推广和转化应用。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2年8月19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