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琼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纺织行业有序推进落实双碳目标的建议”,由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保障纺织行业发展与“双碳”目标相协调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是推动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向中高端迈进的重要举措,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方面。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对深度调整产业结构作出系统部署。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将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作为“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提出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工业能源消费低碳化,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技术改造。2022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纺织行业是工业领域的重要分支,推动纺织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有利于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有利于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我们鼓励纺织行业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开展探索和实践,总结有益经验和模式,为各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参考和借鉴。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您提出的建议,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双碳”工作,推动纺织等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二、关于推广和开发节能减排等低碳技术
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是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推广纺织绿色技术装备,指导纺织企业开展绿色制造,支持纺织企业创建绿色工厂、构建绿色供应链、推行绿色设计。《“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推动传统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纺织等行业绿色化升级改造,在纺织等重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改造工程。《印染行业绿色发展技术指南(2019版)》给印染行业推荐了一批资源能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少、较为成熟可靠的技术装备,指导地方政府推动印染行业转型升级,指明印染企业技术改造方向,明确科研机构技术攻关目标。同时,我国分别于2014年、2015年和2017年发布了3批次《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涵盖包括纺织行业在内的煤炭、电力等14个行业,共计89项先进适用、成熟可靠、经济性良好、市场推广前景广阔的低碳技术,为包括纺织行业在内的相关行业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指引。目前,我部正在开展第四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制定工作,现已完成遴选征集,拟于近期发布。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做好低碳技术的研发推广工作,推动包括纺织在内的相关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三、关于加强纺织行业碳排放服务
在碳排放统计核算方面,2022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我部、国家统计局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旨在系统掌握我国碳排放总体情况,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和基础保障。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确保我国碳排放核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科学有序开展。在“双碳”人才培养方面,我部在2021年积极配合人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修订工作,提交了新增“碳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的建议,推动“双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双碳”新职业的设立和职业标准制定等工作,同时广泛开展“双碳”工作培训,组织录制网络课程,提供优质培训资源,扩大培训效果,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四、关于纺织行业绿色发展服务平台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从推动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研究纺织行业低碳发展路径等方面提高纺织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在推动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3部门印发《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从推进纺织品绿色设计、鼓励使用绿色纤维、强化纺织品生产者社会责任、完善回收体系、促进再生利用产业发展等方面推动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同时,《“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推进再生资源高值化循环利用,培育废旧纺织品等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龙头骨干企业,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依托优势企业技术装备,推动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在研究纺织行业低碳发展路径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行业协会开展纺织行业减碳路线图研究工作,探索棉纺、化纤、印染等关键领域低碳发展实施路径。支持行业协会制定并发布纺织产品碳足迹路线图和碳排放量,指导企业在关键环节应用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提升纺织产品附加值。我国在互联网技术、产业、应用以及跨界融合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代表的宝贵意见,联合有关单位研究建设纺织行业绿色发展服务平台的可能性。
五、关于纺织行业碳交易及分配的有关政策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全国碳市场的决策部署,我部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探索和前期工作基础上,从制度体系、基础设施、数据管理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入手,扎实推进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建设各项工作,并于2021年7月顺利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覆盖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截至2022年8月3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5亿余吨,累计成交额85.58亿余元。目前,国家尚未出台针对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对市场主体的日常交易行为也尚未收取相关手续费。下一步,我部将在进一步夯实碳排放数据质量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研究征收相关交易手续费及出台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必要性、可行性。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2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