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代表团: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由我部会同自然资源部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指出“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四川地处青藏高原向平原、丘陵过渡的地带,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物种基因库,正如你们所提,系统开展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十分必要。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在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顶层设计。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总体目标,明确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各项任务,为全国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国家规划。《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作为纲领性文件指导国家中长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十四五”规划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作为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部署了9项重大工程、47项具体任务,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作出安排。目前,包括长江重点生态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在内的9个专项规划均已印发,进一步细化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建设任务和具体举措,其中,四川省重点生态区域已统筹纳入。
(三)持续优化就地保护体系。国务院已部署全国“三区三线”划定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自然资源部会同我部、林草局组织开展了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评估调整)工作。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四)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和我部实施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地方开展试点工作。2022年,四川省黄河上游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纳入了“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支持范围,促进生物多样性恢复。
(五)大力推动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与监测。我部组织开展了横断山南段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评估,建立了多个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和蝴蝶等类群多样性观测样区并开展长期观测;同时,开展了长江上游干支流水生生物的调查与评估。自然资源部统筹组织开展森林、草原、湿地专项调查监测。通过大量基础数据,为我国及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
二、下一步工作考虑
我部高度赞同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下一步,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全国及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一是我部将联合有关部门更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十年规划,为未来十年全国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引航定向。二是我部将继续支持四川省落实《意见》,指导省级层面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顶层设计并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评估等工作。三是自然资源部将指导四川省结合全国“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和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落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同步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
感谢你们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2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