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全面加强美丽中国样板创建工作的建议”,由生态环境部会同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也是生态环境部推进的重点工作,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您围绕美丽中国样板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系统分析了目前美丽中国样板建设的工作基础、薄弱环节。正如建议中指出的,美丽中国样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辐射范围大、覆盖面较广、涉及领域多,目前虽然形成有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良好局面,但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相比还有较大距离。面对新时期新要求,需要鼓励美丽中国样板建设,强化美丽中国建设地方实践,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现生态环境根本改善。您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样板建设的4方面建议很有参考价值,我们完全赞同,这对于我们全面加强美丽中国建设,更加有力指导地方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此前我们邀请您参加了美丽中国建设相关研讨会,认真听取了您对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的意见建议,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针对您提出的4方面建议,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及下步打算如下。
一、关于出台顶层设计,强化美丽中国样板建设工作的规范性
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纳入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指出,深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和美丽中国地方实践。“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顶层文件指出,支持美丽中国地方实践,鼓励开展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园区等建设。推动将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要求。
提出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指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精神,认真研究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指标,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案》。开展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远景目标和基本路径研究,谋划提出“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等三个五年阶段目标与总体进程。研究提出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指标,纳入“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文件中。
搭建美丽中国建设交流平台。2020年,指导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等单位成立“美丽中国百人论坛”,已连续召开三届。论坛广聚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资源能源、企业机构、环保组织、新闻媒体、地方部门等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代表,通过召开跨部门、跨学科高端学术会议,分享交流各领域、各地区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模式与经验。
二、关于把美丽中国样板建设作为当前统筹经济发展、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民生以及扩大投资的重要手段
推动地方将美丽中国样板建设纳入本地发展目标。推动各地对标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美丽中国建设写入省级党代会报告,如江西、广东明确提出要打造美丽中国省份样板,形成美丽中国建设标杆;浙江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提出要加强美丽县城、美丽城镇、美丽乡村联创联建。在各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均进一步分阶段细化了本地区“十四五”时期和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实践的目标时间表,如江苏、福建、海南、重庆等,在“十四五”目标中提出率先建设美丽中国示范省份或先行区。
指导地方开展美丽中国建设系统性设计。指导部分省份和城市积极谋划,编制出台本地区美丽中国建设纲领性文件,如指导浙江率先发布了全国首个美丽省份规划纲要。全省各地市已经全部完成美丽城市建设规划纲要的编制出台。此外,个别城市在本省先行先试,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城市实践,为带动引领全省美丽建设探索路径、打造样板。如深圳印发美丽中国典范规划纲要,为全省乃至国家开展美丽中国城市建设提供了深圳样板经验。
三、关于形成合力机制,鼓励各地积极开展美丽中国样板建设
推进重点领域美丽中国建设试点示范。强化美丽中国建设综合示范效应,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美丽河湖、美丽海湾、“无废城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示范建设,引领美丽中国建设重点方向路径。截至2021年底,全国有362个县(市、区)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136个地区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2021年,组织筛选出18个美丽河湖案例,8个美丽海湾案例。在深圳等11个城市和雄安新区等5个特殊地区积极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基础上,“十四五”时期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聚焦区域重大战略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坚持因地制宜、典范引领,强调分区分类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实践。京津冀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长江经济带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样板;黄河流域打造人水和谐的美丽幸福黄河。粤港澳大湾区共建生态环境优美国际一流美丽湾区;长三角地区共同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着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示范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先行区;海南省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
四、关于将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作为美丽中国样板建设的核心成效
生态环境保护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主阵地,推动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标志。生态环境部立足部门职责,积极将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作为美丽中国样板建设的核心成效。
一是以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为目标,突出建设美丽蓝天、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净土、美丽山川等重点领域,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着力打造城乡美好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城市、环境健康城市、美丽乡村、美丽田园,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提质增色。
二是聚焦夯实地方责任,健全上下联动的推进机制,研究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的具体责任和工作要求,切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地方实践。
三是指导浙江、山东、广东、四川、福建、江西、安徽、深圳、杭州、烟台、宁波、赣州等地先行先试,探索美丽中国建设地方样板,推动在先行探索一批美丽中国建设实践典型模式基础上,形成“点面结合、多层推进”的美丽中国建设工作体系,树立一批典型示范。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落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安排,及时总结美丽中国试评估的制度成果和技术规程,加强对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地方指导和统筹协调,聚焦重要区域、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加强系统谋划,强化政策协同,建立激励机制,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地方实践。不断总结地方经验,积极探索美丽中国建设统筹决策机制、协调机制、推进体系、进展评估和配套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美丽中国建设工作合力,为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2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