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燕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治理黑臭水及土壤污染恢复生态的建议”,由我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扎实推进碧水、净土保卫战并取得了阶段成效。
微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已在部分地区污染治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您提出的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治理黑臭水及土壤污染恢复生态的建议,对黑臭水体、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一、关于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治理城市黑臭水体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指导地方加快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原环境保护部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建城〔2015〕130号,以下简称《工作指南》),对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方案编制、整治技术等提出了指导意见。城市黑臭水体的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工作指南》指出,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应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基本技术路线具体实施,其中控源截污和内源治理是选择其他技术类型的基础与前提。各地应结合黑臭水体污染源和环境条件调查结果,系统分析黑臭水体污染成因,合理确定水体整治和长效保持技术路线。“十三五”时期,各地聚焦污水管网建设,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工作指南》对相关整治技术的选择原则、适用范围、技术要点和限制因素等做了详细规定。微生物等生化处理方法作为就地处理技术,已纳入《工作指南》,主要适用于短期内无法实现截污纳管的污水排放口,以及无替换或补充水源的黑臭水体。
二、关于利用微生物技术治理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防治突出风险管控,因时因地因情因需有序有效开展治理修复工作。我部充分利用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状况调查成果,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针对典型受污染农用地、污染地块,分批实施200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的要求,组织各地积极探索,形成一批典型案例,为全国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以及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提供了宝贵经验。目前,我部组织有关技术单位在总结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体系、技术模式的基础上,提炼技术关键信息、参数,编写《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手册》,供管理和技术人员参考。根据有关经验总结,微生物处理主要适用于石油烃等易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总结包括微生物处理在内的各种技术措施的特点和典型应用案例,积极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工作。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1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