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9949号建议的答复

2021-07-06 来源:生态环境部

2021-07-06 来源:生态环境部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贾君代表:
  对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国自主创新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应用的建议”,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多种减排和负排放技术组合发挥关键作用。在实现碳中和愿景要求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已从过去的战略性储备技术转变为不可或缺的托底性技术。当前,CCUS技术正处在重要发展机遇期和窗口期。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国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工作的一系列建议,对于我们开展相关工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研究借鉴。
  近年来,我国将CCUS作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技术,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推动其在中国的研发、示范与推广。国内大型能源企业也积极开展CCUS相关技术研究和试点示范。如,2017年3月,华润电力和中英(广东)CCUS中心联合启动了华润电力海丰电厂碳捕集测试平台项目,建设中国首个国际性多技术并联碳捕集技术测试平台,2019年5月顺利投产。陕西延长石油正在建设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一体化项目。据有关机构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实施的CCUS示范项目合计规模达到310万吨,为CCUS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2019年8月,我们推动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下成立了CCUS专业委员会,有效整合国内主要相关机构的研究力量,围绕CCUS开展政策标准与技术规范的研究,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与交流,促进试验示范的大规模推广与应用。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关于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发展已经有多项支持政策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重大项目示范”,2020年更新发布的《绿色债券项目支持目录》中也已经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纳入支持目录。在技术成果鉴定方面,具体工作的开展由行业协会、学会和第三方机构来完成。
  2014—2017年,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征集、遴选、发布了3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涉及89项低碳技术。2019年起,我部开展了第四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的征集、遴选工作,目前已经初步完成。后续我们将继续组织开展征集和遴选工作,符合条件的技术可按程序申报。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CCUS发展路线图,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促进CCUS发展的政策体系,深入开展相关技术、政策和商业化模式研究,开展规模化、全链条CCUS试点示范,加快推进CCUS技术的研发、部署和应用。同时,我们将继续推动该领域内的政策支持激励和重点行业示范项目建设,特别是在二氧化碳利用技术领域,聚焦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转化和产业化发展,推动二氧化碳利用在化工、建材、肥料、地下资源开采和高价值生物产品制造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1年7月6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