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 促进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由我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进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
石化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国防军工密切相关,在我国工业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020年石化化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的13%左右,做好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对于促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展改革委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考虑石化化工行业碳排放总体情况和面临的形势,正在研究制定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分类推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初步提出以下工作思路:一是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大力优化产业布局,防止项目无序建设,确保全行业如期实现碳达峰。二是提出生产企业应统筹兼顾发展和碳减排需要,充分发挥企业在低碳技术开发、碳排放信息披露等方面作用,加快碳达峰、碳中和步伐。三是积极倡导企业转换用能方式,促进原料精深加工,发展新型功能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四是提出加快二氧化碳捕集封存、驱油驱气、制备化学品和合成材料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业和信息化部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组织开展石化化工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通过对石化化工行业及其重点子行业碳排放现状、碳排放特点进行分析,结合重点产品市场需求增长、清洁能源发展、节能减排关键技术进展情况,初步提出了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时间表和路线图。二是赴有关行业协会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重点企业进行调研,听取行业协会和骨干企业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展。三是与钢铁、建材等行业进行交流,研究探讨促进行业间耦合发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路径。
下一步,将重点从以下方面推动石化化工行业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一是研究制定尿素、磷铵、黄磷、电石、烧碱等行业产能置换政策,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二是发布先进技术和产品目录,指导地方利用低碳节能技术改造提升。积极推进石化化工与清洁能源,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耦合技术的应用。三是在制(修)订相关行业规范条件时,将二氧化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促进行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四是做好《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规划项目调整工作,合理控制烯烃、芳烃新增产能总量和投放节奏,积极推动炼化企业由“燃料型”向“材料型”转型,指导项目单位制定项目碳中和方案,从源头上减少排放。五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培育一批“碳中和”领跑者;指导化工园区制定“一园一策”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加快园区碳达峰碳中和进程。
二、关于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
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任务艰巨,需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一是多元化发展可再生能源。坚持生态优先,有序推进西南地区、黄河上游等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水电站建设。锚定2030年12亿千瓦以上目标,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因地制宜推动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二是优化发展布局。一方面,持续加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和外送能力建设,有序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集中式开发,积极推进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调节性电源建设,增强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另一方面,加大能源就近开发利用,积极发展分布式能源,推动中东部地区发展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电。三是以权重引导可再生能源发展。能源局将进一步强化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引导机制,按照目标导向和责任共担原则,通过消纳责任权重引导各地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改革委正会同能源局研究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相关政策,部署推动新能源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先进技术研发示范,推动CCUS技术自主创新,推动绿色低碳能源先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同时,结合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等工作,推动建设风光清洁能源供给基地和消纳技术创新,促进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和高比例消纳协同发展,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三、关于CCUS技术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国将CCUS作为推动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技术,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推动其在中国的研发、示范与推广。目前,国内大型能源企业积极开展CCUS相关技术研究和试点示范。2017年3月,华润和中英广东(CCUS)中心联合启动了华润电力海丰电厂碳捕集测试平台项目,建设中国首个国际性多技术并联碳捕集技术测试平台,2019年5月顺利投产。陕西延长石油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建设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一体化项目。我们还与主要国家及多边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2017年6月,中方与亚行东亚局签署谅解备忘录,促进我国加快推进大规模CCUS技术的研发、示范与推广,目前正按计划推进项目实施。2019年8月,推动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下成立了CCUS专业委员会,有效整合国内主要相关机构的研究力量,围绕CCUS开展政策标准与技术规范的研究,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与交流,促进试验示范的大规模推广与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重大项目示范”。“十四五”以来,国内大型企业逐渐开始布局,相关示范项目呈现出项目规模提升、技术领域拓展的良好开端,如中石化启动百万吨级示范项目等。同时,金融界、投资界和地方政府逐渐认识到CCUS的重要作用。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快推动CCUS发展。一是积极营造有利于CCUS发展的政策环境。CCUS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需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充分发挥政策合力,引导更多部门和企业参与;二是推动CCUS相关标准制定。重点推动CCUS项目影响评价、减排效果评估等标准的制定与出台,探索研究将CCUS纳入自愿减排交易的可能性;三是鼓励开展经济可行的大规模、全流程CCUS工程示范。进一步加大对地方和企业开展CCUS项目的指导力度,探索更多的二氧化碳利用路径,促进CCUS领域的技术创新、装备制造、管理服务和人才培养;四是进一步加强CCUS领域的国际合作。继续推动CCUS技术研发示范、知识共享和经验交流,并在多双边应对气候变化政府间合作中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1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