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有效支持基层环保社会组织的建议”,由我部会同民政部、国家林草局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环保社会组织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升和权利意识增强,国内环保社会组织的数量及活动能力都在不断壮大,愈加积极地参与到环境治理相关工作及实践中,在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改善公众环保行为、开展环境维权与法律援助、化解环境矛盾纠纷、参与环境政策制定与实施、监督企业环境行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民政部认真履行登记管理机关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的督促推动职责,先后印发《关于社会组织成立登记时同步开展党建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在社会组织章程增加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内容的通知》《关于在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有关要求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新成立的社会组织同步建立党组织,并在年检和抽查中同步检查党建工作。下一步,民政部将继续在年检、评估等日常管理工作中督促社会组织加强党的建设、开展党的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以党建引领社会组织业务发展。
二、关于为基层社会组织设立生态公益岗位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结合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的重要指示精神,2016年起,国家林草局会同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在包括吉林省在内的中西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共安排中央资金205亿元,在贫困地区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约100万名,结合其他帮扶举措,精准带动3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吉林省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是生态扶贫政策的重点实施地区,2016-202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吉林省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2.03亿元,在贫困地区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7000多名,结合其他帮扶措施,精准带动近3万贫困人员脱贫增收。
根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管理办法》中关于生态护林员工作职责要求,生态护林员职责包括对管护区内的森林、草原、湿地、沙化土地等资源进行管护。下一步,国家林草局将继续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进一步增加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规模,大力支持吉林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吉林省可结合实际,聘用符合条件的基层社会组织人员参加森林、草原、湿地、沙化土地等公益管护服务。
三、关于落实政府购买环保社会组织服务
为落实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政策,民政部联合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通知》《关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推动扩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范围和规模,加大对包括环保社会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资金扶持力度。下一步,民政部将继续推动有关部门完善落实政府向环保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政策,支持环保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
四、生态环境部开展的相关工作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生态环境部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环保社会组织的支持引导工作。
一是完善相关制度。2017年3月,生态环境部与民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对环保社会组织引导发展和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旨在加大对环保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和规范管理,做好环保社会组织工作,进一步发挥环保社会组织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使其成为环保工作的同盟军和生力军。每年印发全国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强调高度重视环保社会组织和高校环保社团工作,积极引导其参与生态环境保护。2020年要求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至少举办1次本辖区环保社会组织培训或1次座谈交流,建立完善环保社会组织微信群,加大与重点生态环保社会组织的联系,建立健全沟通、协调与合作机制。
二是强化培育引导。2013年至今共举办10期全国环保社会组织培训班,600余家环保社会组织接受了培训。2017年还举办全国高校环保社团负责人培训班。向环保社会组织免费赠阅环境报刊,连续3年开展三批面向环保社会组织的小额资助活动,共资助19家环保社会组织。2017年9月起,邀请环保社会组织代表参加例行新闻发布会、舆情分析会等,增强环保社会组织对环境形势、政策的把握和理解,提升环保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环境事务的能力。
三是建立沟通机制。与环保社会组织举行多次座谈,就重点环保工作和热点环保问题进行深入沟通,探讨如何建立长效沟通交流机制。其中,2017年六五环境日期间召开北京地区高校环保社团座谈会,邀请6家高校环保社团代表与部领导面对面交流,建言青年环保责任。2019年6月正式启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NGO基金”,总额100万元专项支持环保社会组织参与设施开放工作,促进生态环境部门、环保设施单位与环保社会组织和公众的良性互动。16家机构在项目资助下,共组织开展设施开放活动逾300次、参观人数2.6万多人,带动影响超过35万公众,推动了地方137家设施单位开放,有效推动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走进公众中。2020年5月,已经启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NGO二期基金”,总资金为200万元,最终对评选出的28家机构予以资助,覆盖了全国26个省(区、市)。
四是搭建交流平台。2019年1月,支持中华环保联合会等13家社会组织建立“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环保社会组织联盟,目前联盟成员已达113家。
下一步,我们将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相关工作,通过环保社会组织带动更多的公众参与到生态环保中来,在全社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大对环保社会组织扶持力度,同时推动环保社会组织承担政府购买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支持环保社会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促进环保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二是进一步积极主动搭建对话平台,继续开展培训等活动,拓宽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生态环保的渠道,推进政府机构与环保社会组织的互信互动。三是持续支持环保社会组织建设,继续推动促进“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环保社会组织联盟工作。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0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