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1092号建议的答复

2019-08-21 来源:生态环境部

2019-08-21 来源:生态环境部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大别山革命老区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支持力度的建议”,由我部会同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我部及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农村污水治理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任务予以大力推进。
  一、关于加大大别山区农村污水治理支持力度
  为引导各地合理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加强污水处理排放监管,我部印发《关于加快制定地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通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规范编制工作指南(试行)》,推动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积极推广易维护、低成本、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生态处理工艺。
  针对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国务院扶贫办会同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贫困村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指导贫困地区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快推进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有条件的地区根据村庄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因地制宜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同时,农业农村部通过举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培训班等形式,提高部分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十三五”以来,我部配合财政部安排农村环境整治资金5.74亿元,支持安徽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处置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其中,2018年安排安徽省3.47亿元,加大对大别山革命老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支持力度。农业农村部协调发展改革委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用于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县推进示范。其中,涉及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有5个县。
  二、关于构建大别山区生态综合补偿机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工作,中央财政不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建立并完善多方位、多层次的生态补偿机制。2008年起,中央财政设立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通过提高转移支付系数、加计生态环境保护标准支出等方式,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支持力度。2019年,中央财政下达安徽省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23.94亿元,增幅16.6%,超过全国平均增幅。
  2016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我部联合财政部等部门出台《关于加快建立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鼓励受益地区与保护生态地区、流域下游与上游通过资金补偿、产业转移等方式建立横向补偿关系。同时,陆续推动皖浙新安江、闽粤汀江—韩江等7个流域上下游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工作,中央财政累计下达奖励资金50亿元。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扎实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是以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支持有条件的贫困地区逐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卫生厕所改造和生活污水治理,不断提升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二是指导安徽省加强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储备库建设,夯实项目实施基础,提高项目储备质量,加大对安徽省和六安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支持力度。三是在总结各地生态补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指导大别山区相关省份探索建立科学、公平、合理、高效的补偿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经济补偿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切实发挥经济补偿的引导激励作用,平衡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19年8月21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