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385号(农业水利类128号)提案答复的函
薛维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设立万家寨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的提案”由我部会同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划分万家寨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及组织开展水环境保护状况调查和水环境风险源排查
万家寨水利枢纽是一座以供水、发电为主,兼具防洪、防凌等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万家寨水库作为引黄控制工程,每年向山西设计供水12亿立方米,引黄水进入汾河后经天然河道输水抵达汾河水库,再通过管道和隧洞输水至水厂。万家寨水库非直接取水地,汾河水库作为直接取水的饮用水水源地,已经划定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2018年,我部印发《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推荐方法》《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指导开展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对水源地基础状况进行调查,对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并规定了主要内容与具体要求。下一步,我部将继续指导山西、内蒙古两省(区)认真开展有关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定或修编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引黄入晋沿线有关区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
二、关于从源头切断污染源,加大工业点源的治理工作
为推进万家寨水库上游黄河流域在内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从源头防治污染,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我部和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方向:在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控制造纸、煤炭和石油开采、氮肥化工、煤化工及金属冶炼等行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加大河套地区农田退水治理力度,推进内蒙古、宁夏等地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等;在节水方面,加快推进沿黄河省份用水量较大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加强农业节水和煤炭等矿区矿井水综合利用等;在风险防控方面,加强宁东、鄂尔多斯地区能源化工基地风险防控等。
《规划》突出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划定控制单元并明确优先控制单元。在全国580个优先控制单元中,万家寨水库上游黄河流域设置了20个优先控制单元,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其中水质改善型单元6个,防止退化型单元14个,《规划》逐一明确了优先控制单元的重点任务,为进一步改善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有效支撑。2015-2018年,万家寨水库断面(该断面考核内蒙古)水质保持Ⅱ类,水质达到了国家考核要求。
下一步,我部将继续加强指导,督促各相关地方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万家寨水库引黄入晋工程的供水安全。
三、关于水源地上游及周边水土流失治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水利部在吴忠市、鄂尔多斯市等9个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部分县市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整治和黄土高原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十三五”以来,累计安排水土保持中央资金4.9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69平方公里,其中整治坡耕地12.2万亩,除险加固病险淤地坝131座。
农业农村部自2015年起开展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2017年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启动实施农业绿色发展重大行动,推进万家寨水库上游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一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山西省已经实现了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山西、内蒙古、宁夏3省(区)均实现了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二是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3省(区)都出台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方案,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示范县40个,以农村能源和有机肥为主要方向的资源化利用产业日益壮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农业农村部继续加强工作指导,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统筹做好万家寨水库上游黄河流域资源节约、污染防治和循环利用有关工作,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四、关于建立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
2016年12月,财政部、原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由上下游地方政府自主协商确定,中央财政给予奖励。2018年12月,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印发《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0 年,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初步建立,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政策环境初步形成。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鼓励支持地方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生态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让生态保护者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19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