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英才等4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由我部会同水利部、林草局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其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加强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确保“一库清水北送”,保障国家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你们结合本职工作,通过调研提出建议,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关于推动建立全流域生态环境联动保护机制
诚如你们所言,汉江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推进。我们高度重视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建立流域生态环境联动保护机制。
大气污染防治方面:2018年6月,国务院印发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建立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研究审议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年度计划、目标、重大措施,以及区域重点产业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建设等事关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事项,部署区域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工作。2018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发展改革委印发《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汉江规划》)也明确提出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目前,陕西省、河南省大部分城市已纳入京津冀及周边和汾渭平原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
水污染防治方面:一是2017年7月,我部会同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长江规划》),明确提出要创新大保护的生态环保机制政策,推动区域协同联动。2018年12月,我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实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也明确提出建立完善长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预警应急体系,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和执法协作机制。二是按照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求,我部设立七大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作为流域层面行使监督管理职能的专门机构,将流域作为管理单元,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理顺权责,优化流域环境监管职能,实现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环评、统一监测、统一执法,提高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整体成效。三是我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建立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目前,除海南省外,全国相邻省际生态环境部门间已基本签订应急联动协议。同时,我部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建立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的指导意见,目前正在征求意见。
下一步,我部将联合有关部门持续推动汉江流域生态环境联动保护工作。一是根据《行动计划》《汉江规划》相关要求,继续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指导河南、湖北两省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不断推动地方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二是推动落实《长江规划》,充分发挥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的统筹协调作用,系统推进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三是进一步推动地方建立完善跨省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指导地方在加强研判预警和信息通报、实施联合监测、协同应急处置等方面做好联防联控工作。
二、关于加快实施“引江补汉”工程
国务院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汉江中下游水安全保障问题,统筹实施综合治理措施,减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对汉江中下游的不利影响。一是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中同步实施汉江中下游引江济汉、兴隆水利枢纽、局部航道整治和部分闸站改造等四项治理工程。2014年底,该四项治理工程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对于缓解汉江中下游水量减少、保障供水、改善水环境质量、控制和减小“水华”对汉江的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在中线一期工程中专门安排中央投资4.39亿元,用于汉江中下游水质保护、生态修复等工作。三是2018年,发展改革委批复了湖北省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建设运行后,将有助于改善城镇供水和灌溉条件,并将与兴隆水利枢纽联合解决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运行费用问题,促进治理工程良性运行。四是2017年4月,水利部启动引江补汉工程规划编制工作。《汉江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开展引江补汉工程前期研究。水利部制定印发《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水利重点任务落实方案》,将推进引江补汉工程前期研究工作纳入水利重点任务。目前,已完成引江补汉工程规划初步成果,对湖北省提出的线路方案也进行了研究,正在深化方案比选论证。
下一步,我部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推动引江补汉工程相关工作。水利部将充分听取湖北省有关方面意见,继续督促加快做好引江补汉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具备条件后,积极与发展改革委沟通协商,推动工程尽早立项建设。
三、关于支持汉江流域生态防护林建设
林草局高度重视汉江流域生态防护林建设工作。一是为恢复和增加汉江流域生态资源,提升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能力,2013年印发实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三期工程规划(2011-2020年)》,将汉江流域80多个县(市)全部纳入工程规划范围,科学规划布局汉江流域生态建设。“十三五”以来,长江防护林工程在汉江中下游的襄阳市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老河口市、宜城市、谷城县、保康县等多个县(区)下达投资共计570万元,完成营造林1.3万亩。工程建设改善了汉江两岸生态状况,提升了汉江流域保水固土和防灾减灾能力。二是2018年3月印发《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年)》,将汉江流域列入长江经济带重点项目建设区域。三是指导编制湖北长江经济带国家储备林建设暨生态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结合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推进当地生态扶贫、精准脱贫,为当地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
下一步,林草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继续组织实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国家储备林项目,坚持把汉江流域作为建设重点,积极推动汉江流域生态防护林建设,进一步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提升生态防护功能,筑牢汉江生态安全屏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感谢你们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19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