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栏 >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 地方动态

坚守岗位 甘为普查付真心

发布日期:2019-04-08打印字号:【

  这是一项专业性、逻辑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考验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这是十年一次的重大国情调查,对参与的同志来说,既是对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责任之所系,使命之所托。

 

  索文,参加环保工作13年来积累的专业基本功、沟通协调能力,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更是凭着一股子韧劲,在平凡的岗位上求细求实,为辽宁省锦州市污染源普查工作尽情发挥自已的那份光热。

  索文是辽宁省锦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现为锦州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支机构)的一名中层干部。参加普查工作以来,全程参与前期准备、两员选聘、技术培训、清查建库、入户调查、现场督导、质量核查以及正在进行的数据审核修改,无论到哪个环节,他都迎难而上,尽力做得更好。

  功成不必在我 普查必须有我

  去年,普查入户调查阶段,索文基本处于“家——单位——县区普查技术机构”三点一线的工作模式,“5+2、白加黑”成为工作常态。白天和普查技术组同志一起下县区开展工作,晚饭简单对付一顿后,又忙着深入县区普查办工作地点,随时解答各类普查技术问题,直到深夜。

  2018年12月,辽宁省普查办要求务必在国家普查办规定的时间节点前上报普查报表。那时他连续好几天低烧,也想休几天假,但工作扔不下,一边输液一边微信办公,从12日中午一直工作到13日凌晨2点。一个人坚守在单位的专网机房,随时查看各县区上报的普查数据,妥善处理上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由于发烧,浑身酸疼,脑袋也昏昏沉沉,隔3、4个小时感觉快顶不住时,就吃一片止痛片,咬牙坚持,最终在各县区普查办的积极配合下按时完成了上报任务。

  2019年元旦,为了在辽宁省数据会审前导出锦州市的准确数据,索文主动放弃休假,帮助个别县区整理企业名录库、梳理存在的问题,并将整理后的结果一一解释清楚。放假前两天一直在办公室度过,元旦当天又和技术组同志马不停蹄地赶到鞍山参会,整个假期他都没顾得上和家人吃顿饭,甚至都没说上几句话。

  有人劝他,都是干工作,不多赚一分钱,何必这么拼?他笑而释然,正是这种不在乎个人得失,只求尽职尽责、无愧于心的坚守,让领导和同事们都看在眼里,也让他深感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锻炼中成长 在学习中提高

  普查工作是枯燥的,充满了想不到的艰辛,但正是这样的锻炼,培养了耐性、积累了经验,也让索文的工作风格走向成熟。他一直秉承“工作无小事、细节是大事”的原则,对经办的工作,坚持事前充分准备,事中克服困难,事后及时总结,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在普查工作期间,他主动克服办公室人员少、工作量大的困难,承担了工业源和软件方面的技术工作、以及大部分对内对外协调、组织开会、培训、文件管理等工作。为了保证普查进度正常推进,经常加班加点,任劳任怨。

  2019年1月,辽宁省沈阳市集中会审后,锦州市会审上报材料形式新颖,内容准确,层次分明,受到辽宁省普查办的表扬。由于工作能力突出,辽宁省普查办于2月末邀请索文作为技术专家加入辽宁省质量核查组,前往沈阳市浑南区进行入户调查现场质量核查。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的他,早已把对环保事业的热爱,深深融入了血液。今年是他工作的第13个年头,在平凡的岗位上已然成长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在普查工作中出色的表现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

  2019年3月,在单位支部改选中,索文同志被推荐为党支部副书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和辽宁省全市各级普查办同志们齐心协力圆满完成锦州市普查任务。他说,只要初心不改,再平凡的岗位上、再普通的工作中,都一样能体验到生命的意义。

  来源:“锦州生态环境”公众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