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有关专家带队一行5人到泉州市指导福建省工业源报表填报工作。各位专家首先听取了省、市普查报表填报及审核情况的汇报,随后采取分组分行业个别审核和会议集中反馈相结合的方式,对水泥、电子、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陶瓷、纺织染整等行业报表填报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与答疑。
专家明确,国家普查方案中未作要求的苯、硫酸雾等污染物指标均不填报;对竹笋加工、琉璃瓦制造、纸尿裤生产等无法完全对应填报的企业,可综合考虑原辅材料、生产工艺等因素,同行业或跨行业选择填报;对采用土灶设备的小型食品加工企业以及机械加工行业的部分生产环节等,国家将补充制定相关排污系数。
专家提出,各地务必抓住G106-1表填报这个核心,做到应填尽填,密切关注排污系数手册、普查小助手和系统平台的动态更新信息及相关说明;对涉及VOCs排放的电子、陶瓷及皮革加工等企业,要做好G103-13表和G106-1表的关联,再通过排污系数做好污染物的核算;食品加工企业以废水污染物排放调查为主,恶臭不纳入调查范围。
专家还从行业统计学分析的角度,对普查报表设定污染治理设施的去除效率、不提供填报区间值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说明。对因普查报表和软件系统设计不完善、导致少数行业报表无法填报等问题,专家表示将协调国家相关技术支持单位,尽快研究予以解决。
最后,省普查办要求各地贯彻落实赵英民副部长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数据汇总评估及质量提升现场指导工作会上的讲话精神,认真学习、领会各位专家的现场审核指导意见和答疑要点,部署做好报表填报和整改,进一步提升全省普查数据质量。
本次工业源报表现场审核答疑会由福建省普查办组织举办,全省9个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和泉州市12个县(市、区)普查办主任、技术组组长、普查软件负责同志以及省普查办全体人员共约150人参加了会议。
来源:福建省普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