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栏 >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 地方动态

广东佛山:面对8.03万家普查对象 用好“第三方” 当好“掌门人” 把好“质量关”

发布日期:2018-11-23打印字号:【

 

 

工作中的污染源普查员们。

  8.03万家各类普查对象,约占全广东省13%,这是摆在佛山市污染源普查人员面前的重任。

  再大的压力也要抗,再硬的骨头也要啃,再难的堡垒也要攻。佛山市污染源普查人员创新思路,奋力攻坚,全力推进污染普查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截至11月19日,全市已基本完成污染普查数据入户调查,数据录入工作也已完成70%。

  值得一提的是,佛山市污染源普查质控工作成效显著,其“边录入、边审核、边整改、边质控”的做法得到广东省污染源普查办公室的充分肯定。

  秘笈一

  生力军+活地图 开展拉网式普查

  面对艰巨任务,佛山市各级普查机构注重整合多方资源,引入高校力量、专业技术机构等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组建一支执行力强的污染源普查“生力军”。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作为禅城区普查承担单位,依托其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丰富学科资源,调动环境工程、化工、地理信息等专业师生,从学生中甄选出328名普查员,并筛选出40名在校老师担任普查指导员。

  南海区聘请省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师生,组建925名“两员”队伍,并充分利用学院机房、教室等场所组织老师对学生进行机房——大课——小班——试点入户——一对一的五轮培训,极大提高了培训效率,推动了工作进程。

  “有了专业的队伍,还需要为他们配套‘活地图’和‘敲门石’,发动村居治安员、消防员、安检员、环保员等村居网格员作为普查协查员,这样才能做到位置易找、厂门能进、数据可获。”市普查办公室负责人说出佛山普查秘笈之一,“各村居环保专管员、网格员与村居普查对象日常接触、交流较多,他们加入普查队伍,也能有效消除普查对象的顾虑。”

  事实上,在污染源普查入户筹备阶段,佛山市各区就通过对镇街、村居委早早发动普查工作宣传以及专门针对村居委会的普查倡议书,落实形成了区、镇、村(居)多级污染源普查机构联动机制。通过培训规范工作流程,充分发挥村居基层熟悉地形和企业分布的优势,充当“活地图”,协助开展拉网式普查。

  连月来,每当身穿“蓝马甲”制服的普查队伍走进企业实地调查时,总有基层人员“拍档”出现带路指引,无论走访“楼上”产业园、还是深入各村厂房车间,这个组合的运作显得颇为顺畅。从政府部门、村居委基层、第三方人员乃至企业单位,均得到科学、规范、有序的流程指引,形成一个高效的闭环机制。

  秘笈二

  细分类+样式表 表格式优化流程

  生产环节越复杂的企业,越要完成详细的数据收集。按照国家普查报表制度,工业企业普查报表多达25张。而企业类型适用的表格普遍涉及10多张,最简单的企业也有四五张。

  “一些中小型企业主如果看到要填四五张表以上的话,难免不乐意。”市普查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为了避免企业方产生厌烦心理,各级普查机构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优化填报形式和方式。

  禅城区和顺德区针对污染物种类少的行业、企业适当简化了填表流程,把企业需要填的内容,提取出来做成一张简表,并做出五金、纺织、制衣行业的基本填表模板。南海区针对企业聚集度较高的特点,采取先集中培训动员,再上门入户调查的数据采集模式。高明区、三水区等通过先易后难,化整为零的办法选择工艺简单、数量众多的行业入手,逐步深入推进入户调查工作。这样,无论是普查员还是企业主,都觉得简单。企业感觉难度降低,配合工作的意愿大增,从而降低了入户调查阻力。

  针对佛山市制造业高度集中、专业镇多,同类行业生产工艺、产品类型、产污环节、治理工艺、排污状况具有较高相似度的特点,佛山市普查办公室梳理出12个占大部分普查对象的行业,集中全市骨干技术力量完成行业样表填报,详细标注了填报说明和审核注意事项,为全市乃至全省入户调查提供了重要参考。

  “当时正是国庆期间,佛山市污染普查办公室全体技术人员放弃假期,全身心投入到样表制定工作中。经过5天紧张而忙碌的试填,终于完成了12个典型行业企业样表填报。磨刀不误砍柴工,这12张样表为今后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具体入户调查过程中,强调“将质控要求压实到前端,实施全流程质量控制”。按照“三个一”规范入户流程,即普查对象准备一套佐证材料,普查人员熟悉一张工艺图表,入户人员核实一圈企业现场,确保前端数据采集质量。

  指导员在入户前,要做好充分技术准备,提前分析普查小区行业特征和企业分布,并根据清查资料和行业特征,预先指导普查员熟悉行业工艺流程,掌握产污环节,明确调查重点。

  “除排污信息外,你们还收集其他看似跟污染物无关的基本信息做什么?”在禅城,面对一家企业负责人的疑问,普查人员向他解释数据信息准确性的内在逻辑,还介绍了企业提高生产管理、排污治理意识的重要性,让他听得接连点头:“对我这小小制衣厂的调查也蕴含这么多学问,你们真厉害。”

  秘笈三

  掌门人+扣分制 把好质量控制关

  “各级普查机构要切实履行普查工作主体责任,全面深入组织参与入户普查工作。要紧紧依托自身骨干技术力量,补齐第三方支撑单位在部分领域能力短板,决不当‘甩手掌柜’。”

  “各区普查办公室要在质量控制上亲力亲为,要充分发挥环保部门各业务科室技术骨干的现场经验和专业技能,组建自有技术团队全程参与普查质量控制。”

  “各业务科室是未来普查数据的主要用户,必须提前介入并深度参与普查质量控制。”佛山市普查办公室主任、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陈振华在整个普查过程中反复强调,各级普查机构要切实履行普查工作主体责任。

  为把好质量关,佛山市对污染源普查质控工作提出量化要求。除普查员对企业现场100%复核,指导员15%复核要求外,佛山市专门针对市、区两级普查机构现场复核、资料复核提出了明确的量化要求。其中,市、区两级普查机构自有人员现场复核,资料复核要覆盖辖区所有环境统计企业、重点排污单位。

  其次,质控工作要求突出重点,针对重点难点环境问题治理做好服务。根据佛山市行业产排污特征、企业产排污节点、影响环境质量的关键污染因子、广东佛山跨界重点流域等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排污因子和重点区域的质量控制。

  11月,在“边入户、边调查、边录入,边审核、边整改、边质控”的攻坚期,佛山五个区环保部门举全局之力,从环评、许可、监测、执法、固废等主要业务科室抽调熟悉企业、熟悉工艺、熟悉现场的精锐力量全程参与普查数据复核,每个区超过20余人参与。市普查机构分5组,派遣骨干力量赴各区普查机构驻点指导落实质量控制要求。

  为明晰量化质量控制考核要求,佛山市专门编制普查报表审核评分表,将普查表中的关键表格、重要指标分类列明分值,对指标缺漏、不规范填报、逻辑性差、与事实明显不符等情况实施严格的扣分制。

  审核评分表共计10分,单个固定源普查对象调查表审核评分低于6分的,视为不合格,要求重新入户调查。评分等于或高于6分的,视为合格,可进行资料复核或电话联系普查对象进行修改完善,原则上不要求再次入户。

  对此,区普查机构和第三方质控单位负责人表示:“市里的普查质控要求和评分表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但细化量化了质控要求,评分细则既兼顾了整体性,又考虑了差异性,从整体上把控了质控方向,具有很好的操作性,我们也将考评方案层层传达到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对整体质量把控起到了很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数据质量是普查生命线,有时宁愿慢点,也要把好质量关。”陈振华表示,“当然,我们会加倍努力,日夜兼程,确保在11月底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全部普查数据录入工作。”

  来源:中国环境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