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解锁广东治水“密码”

2022-10-26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22-10-26 来源:中国环境报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总书记指出的9个劣Ⅴ类国考断面2020年全部消劣,曾经污染最严重的茅洲河、练江成为“治污典范”……近年来,广东省高位推动碧水攻坚战,全省以“大兵团”作战的非常之举和绣花功夫的精细治理,挂图作战、系统治水,实现好水越来越好、差水越来越少的目标。
  水清岸绿,鸥鹭齐飞,一江碧水倒映出两岸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一幕幕治水“蝶变”的故事在广东大地生动上演。
  高位推动+重金投入,治水“硬骨头”迎刃而解
  广东省委书记李希亲自挂点茅洲河,时任省长亲自挂点练江,省长王伟中要求巴掌大的黑臭水体都要消除、一切工程都要给治水工程让路……
  “在治水工作上,省领导高度重视,真花时间研究落实、真花精力亲自部署。”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李新科告诉记者,广东省高规格成立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省政府每月召开调度会,深入实施挂图作战,坚持全流域一盘棋,一河一策、一体规划、一并推进,“一图一表一方案”统筹实施,治理协同性显著增强,合力治水攻坚态势全面形成。
  治水压力层层传导下,各地全面落实党政同责,出实招、解难题,东莞将茅洲河治理作为“头号工程”,广州市规定完不成黑臭水体治理主要领导干部不得调整岗位。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实施“一市一策一专班”,组织11位厅领导、17个处室挂点治水,针广    东对性开展督导服务。
  “包干河长每月至少现场驻点一次,通过巡河、开座谈会、走访群众,督导重点任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解决难题。”汕头市练江办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打赢练江治水翻身仗,汕头创立驻点工作制度,市领导对重污染支流驻点包干,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沿岸逐村巡查。
  治水护水离不开资金的投入。“2018年—2020年省级财政安排污染防治攻坚战资金722亿元、水污染防治资金投入332.18亿元、有关地市围绕9个劣Ⅴ类国考断面投入整治资金达1874亿元。”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介绍,为了全面加强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广东真金白银投入,全省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决心推动治污工程的建设运行,全省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累计建成城市(县城)生活污水管网7.34万公里,日处理能力2947万吨,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
  “大兵团”作战+绣花功夫,治水取得明显成效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主干管、支次管网极为欠缺,治水短板沉疴难除。短时间内,如何补上这些短板?
  茅洲河治水攻坚高峰期,一线施工人员达3万多人,最高单日铺设管网4.18公里、单周24.1公里,刷新全国纪录。汕头练江段治水攻坚高峰期,流域内一线施工人员达9000多人,管网施工每天平均推进约6公里。“为补齐短板,广东充分发挥国企‘大兵团’作战优势,项目质量、效率大幅提升。”李新科告诉记者,“大兵团”作战模式下,全省多部门、国企成治水“主力军”,推动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保质提速,各重点流域迅速弥补污染治理能力短板,实现水质稳定改善。
  相比大刀阔斧的工程建设,雨污分流管道、暗涵等如毛细血管,需深入社区、镇村下“绣花”功夫。
  “没有居民的配合工程很难推动,这是一个细心活,更是耐心活,我们挨家挨户告诉大家施工计划,为她们描绘河涌整治后的美好场景,同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扰民、交通出行等问题。”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白云分局局长王焱介绍,为了推动管网建设,当地实行网格化管理,整个白云区被划成3075个网格,配备3215名网格员,走进每家每户做工作。
  “最开始我们也不清楚这些工程有啥作用,特别是看着街巷被挖得破破烂烂,大家意见很大。”谈起当初管网建设,练江流域内谷饶镇居民记忆犹新,“后来村里每天都广播介绍雨污分流,村干部经常上门做解释工作,特别是看到改造后村里的河涌水质慢慢改善,大家也都非常配合。”如今村民的房屋外,一根根白色塑料管,把洗碗、洗衣服等生活污水都接到了专门的排污管。
  在茅洲河流域,深圳实施“排水管理进小区”“物业管理进河道”,细致疏通排水管网最后100米;东莞将流域分成237个排水地块,逐栋逐户推进雨污分流,同时推进排水户监管全覆盖及网格化精细管理,分类整治重点排水户,从源头规范污水排放。
  治水+“治城”,水环境改善带来了高附加值
  “水环境整治其实是打造一个生态环境,带来的是环境升级、产业升级、形象升级,随之而来的就是营商环境的提升,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广东坚持治水与“治城”深度融合,以治水倒逼经济转型升级。
  鲁修禄提到,茅洲河以治水倒逼空间开发和产业布局优化提升,深圳释放沿岸土地价值高达1200亿元,东莞长安镇吸引集聚了一批优秀智造企业落户,使水生态资源逐步转化为生态资本。
  “以前河水黑臭,连河边都不想走近,现在河水治好了,岸边的绿化也搞起来了,环境大变样,大家都愿意‘回归’了。”在长安镇,随着茅洲河水质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回归茅洲河水畔定居,沿岸盆菜宴、老人宴、迎春长跑等群众活动接连不断。“临河的铺面租金每个月都涨了快两千块钱。”河畔村民喜笑颜开,村民的日子随着水质提升逐渐红火,切实享受到茅洲河的生态红利。
  随着水环境改善,汕头练江沿岸的乡村绿化、道路也更加完善,村民抓住机遇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和各类生态农产品。“村容变美,路也好走,周末很多城里的市民过来游玩,顺便买些瓜果,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够挣到钱。”当地村民高兴地说,村里逐渐成为有名的“网红村”,村民也真正过上“靠水吃水”的好日子,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