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生态环境部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调研甘肃、陕西、四川“以案促建 提升环境应急能力”专项活动开展情况

2021-05-08

2021-05-08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近日,针对嘉陵江“1.20”甘陕川交界断面铊浓度异常事件暴露出的问题,生态环境部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结合“以案促建 提升环境应急能力”专项活动安排,对甘肃、陕西、四川三地“以案促建 提升环境应急能力”专项活动开展调研。活动开展以来,三省认真安排部署,针对区域环境风险状况,梳理解决短板问题,认真进行整改。甘肃召开兰州市“4·25”黄河什川桥水质自动预警站石油类浓度异常事件推演复盘会议,以此为例全部地级市生态环境部门先期开展案例剖析和问题自查;陕西召开嘉陵江“1.20”甘陕川交界断面铊浓度异常事件应急监测推演复盘会议,以事件为契机推动汉中、广元、陇南三地政府间强化上下游应急协作;四川开展由生态环境厅10位厅领导带队的环境安全工作暗查帮扶行动,督导基层查改短板问题。组织召开了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治现场推进会、川陕甘三省应急监测技术研讨会。
  调研组对三地流域应急监测预警、应急物资装备建设、交通运输环境风险防控等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甘肃省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平台构建了风险防控、应急指挥、固废监管、污染源协同监管系统。通过平战结合,实现环境应急“看得见、连得通、叫得应、调的动”,切实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研判、处置和决策指挥能力。陇南市持续开展尾矿库综合治理,对全市142座尾矿库进行“体检会诊”,分类制定治理方案,逐库压实责任;吸取嘉陵江“1.20”甘陕川交界断面铊浓度异常事件教训,安排资金拟在重要河流出入境断面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购置高性能应急监测车,全面提升流域水质自动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
  陕西省针对219省道是陕西通往四川方向危化品道路运输唯一通道、路况复杂且环境敏感目标集中的特点,在沿线布局环境应急物资库,采取车辆管控、道路改造、风险防控等措施,有效防范交通事故次生突发环境事件,保障饮用水水源地和跨省界河流水质安全。针对嘉陵江“1.20”甘陕川交界断面铊浓度异常事件暴露出的应对协作不够深化的情况,4月23日,汉中市、广元市、陇南市政府召开会议,签订《嘉陵江流域跨界水污染联防联控框架协议》,按照“责任共担、源头预防、目标共达、问题共商、信息共享”原则,建立联席协商、协同保护、生态管控、执法联动、研判预警、信息共享、协同应急等七项机制,形成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工作合力。
  四川广元西湾水厂上游入川断面自动监测预警,为嘉陵江“1.20”甘陕川交界断面铊浓度异常事件及时发现和处置赢得了先机,水厂除铊工艺改造有效保障了出水水质达标。成都市积极推进环境应急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已编制完成可研方案。应急实训基地规划用地面积约340亩,拟构建“四大体系+一个中心+一个平台”(环境应急教学体系、模拟实战场景体系、仿真推演训练体系、实景展示体系、环境应急保障中心、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成立足中西部地区、面向全国的场景化、智慧化、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环境应急综合基地。
  调研组强调,专项活动自5月份将转入最为关键的自查整改阶段,要求各个地方要真正动起来,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下一步三省要认真贯彻落实部领导批示精神,继续深入推进专项活动开展。一是自查整改务求实效。要结合实际摸清自身环境应急能力问题和短板,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确保问题得到真正解决、能力得到实际提升。二是总结提升注重长效。要总结梳理本地共性问题,研究形成管用实效的长效机制,指导加强能力建设。三是上下协作防控风险。要以保障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目标为重点,推进嘉陵江流域“南阳实践”实施,加强流域环境应急预警,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等各项应急准备,形成嘉陵江流域环境风险管控合力,确保流域水质安全。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