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未来的生态环境志愿者——转变中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环境经济杂志)

2022-01-19

2022-01-19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董雁是北京五中的一名地理教师,也是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积极参与者。双重身份的她,在教学之余带领学生社团宣讲节粮光盘、倡导零废弃校园建设,真正将环保理念融于教学,让环保行动走进校园。这份对于环境教育的执着,董雁已坚持了25年。

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志愿者手绘海报的方式,鼓励大家减少一次性塑料垃圾的产生。
  每个人都可以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和受益者,没有哪个人能够置身事外。如今,像董雁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中,涓涓细流汇成大海。
  实践日益丰富: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
  在我国,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也有着坚实的发展基础。从上世纪80年代的义务植树起步,一直以来,在生态环境领域,公众参与志愿服务较为活跃,深度和广度兼有。
  捡拾垃圾、巡河护林、环境公益诉讼、保护生物多样性……近年来,全国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实践,在生态环保工作的各个领域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这些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类善举,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同步推进,成为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参与主体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广泛性的群众参与;一类是专业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力量。从数量来看,前者占据绝对优势。
  这一点,在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调研组开展的调查中也可以得到印证。调查显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公众志愿服务意愿的第二位选择,而且有39.33%的群众曾经参与过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这说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在老百姓生活当中已经变得触手可及。
  比如,在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领域,志愿者可以通过担任环保讲解员、制作环保宣传品、发起绿色倡议、组织体验活动等方式,普及生态文明理念,传播环保科学知识。
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向公众宣传“减塑”等环保知识,传递绿色环保理念。
  同时,依托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力量,一批在专业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的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覆盖环境社会调查、野生动植物和栖息地监测、生态修复等范围。
  “公众的志愿服务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增长。”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郭红燕向记者介绍,最近几年,我国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需求激增,志愿服务在促进人的思维行为方式的持续转变、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志愿服务形式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要做什么、如何做、怎么保障?围绕这些问题,今年六五环境日前夕,生态环境部和中央文明办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发展工作提供了指引。
  “当前,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进入新阶段。”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张强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是国内首份专门针对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的全国性行动纲领文件,为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新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郭红燕强调,《意见》对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定位和作用、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和机制、政府和相关部门协同推动机制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鉴定或明确,将为全国各地系统开展和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提供具体有效指导。
  张强认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发展是依靠双轮驱动的。一方面,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和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基本方向和制度保证,为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参与提供了清晰、广阔的制度空间;另一方面,蓬勃发展的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畅通了生态环境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
  在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过程中,政府部门的行政动员作为一项政策工具,发挥的作用十分有效。
  2018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启动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系列活动,推出了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公众参与案例等,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建设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示范样板和规模庞大、富有活力的基层队伍。
  2020年,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调研了全国17个省份30多个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志愿服务研究室主任、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常务副秘书长田丰向记者分享了调研过程中的一些典型案例。
  在浙江宁波,很多志愿者随手捡起地上的烟头等垃圾,为美丽城市建设添砖加瓦;在贵州龙里县,一位60岁的女性志愿者从山上独自背下约50公斤的一麻袋垃圾,义务为村居环境整治作贡献;在内蒙古阿尔山,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提出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人居环境保护倡议,建立起常态化服务群众需求工作机制。
  这些鲜活的点滴,是实现“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转变的有效形式,也是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生动见证。
  溢出效应明显:从“我为之”到“人人为之”
  在自然之友,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真心实意,身体力行。”
  作为中国成立最早的民间环保社会组织之一,自然之友至今依然活跃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第一线。不仅因为其发起人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先行者梁从诫,更因为其28年来坚持推动法律与政策倡导、公民环保实践、自然教育推广以及绿色公民培育。文章开头提到的董雁老师,就是自然之友一名长期且核心的志愿者。
  推动《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培养绿色行动者;推进环境法治,守护碧水蓝天;积极寻求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守护生物多样性……观察自然之友2020年度行动足迹,外部变化很大,自然之友的初心没有变,且持续进行革新与进化。
  以生物多样性领域“超级IP”绿孔雀为例,自然之友品牌传播总监何苗向记者介绍,自然之友寻找并携手该领域枢纽型合作伙伴,通过原创折纸、古风歌曲、乐高拼搭等方式,让绿孔雀的跨界影响力一次次出圈,弥足珍贵。
为了保护绿孔雀及其栖息地,自然之友联合社会多方力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保护活动。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自然之友总干事刘金梅表示,疫情对机构运营及业务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特别是无法组织效果最佳的线下活动。但是,自然之友并没有因此放缓脚步,而是利用互联网工具,组织了一场又一场线上活动,更深刻地反思公益行业在面对重大社会危机时的价值和使命。
  观察和思考当下的环境问题,并持续寻找解决方案,是社会组织的重要价值之一。“如今,社会组织如同一个支点,正和其他环境治理的相关主体一起,共同推动着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政策文件要求在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中加入公众参与,全国各地的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各类线上线下生态环境志愿活动,带动越来越多的公众践行‘公民十条’,就是最好的说明。”刘金梅告诉记者。
  12月2日,国际志愿者日前几天,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正式发布了2022年《世界志愿服务状况报告》。作为该组织的多年顾问,张强告诉记者,今年的报告题为“构建平等和包容性社会”,旨在促进合作决策,促进平等,促进多元参与。报告指出,全球每七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志愿者。虽然由于疫情限制原因,许多人无法亲自从事志愿工作,但人们对志愿服务的兴趣一直存在,并开始逐步转向在线志愿工作。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志愿服务强调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主动参与。”田丰认为,社会组织以志愿服务的形式调动和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能够充分发挥公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彰显了社会活力,对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建设大有裨益。
  近年来,全国各地组织策划了不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郭红燕认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正向溢出效应明显。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促进了环境改善,志愿者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了解和看法也会不断发生转变,更倾向于保护自然环境,更依恋当地的自然环境,也会更多影响和带动周边的人保护环境,环境志愿服务的影响远远超过志愿者所做的具体环保任务。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志愿服务具有灵活的人力资源供给、服务的递送渠道、推动信息和知识的传递、社会调节等作用,可有效弥补现代社会服务体系的不足。”据张强介绍,区别于政府和市场主体,志愿服务组织在组织机制和运行方式上具有较大弹性和适应性。其优势在于,组织结构偏向于开放式和吸纳式,可以通过组织运作实现成员间的协作与吸纳。
  “志愿服务最有意义的部分,就是被服务者向服务者身份的转换,这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动能。”张强表示,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行动客体可转化为行动主体,这是志愿服务组织吸纳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行动客体在志愿服务的带动和影响下,能够使个体的、分散的志愿服务推广的生活方式继续扩散,带动更多的人有效参与,最终实现从“我为之”向“人人为之”转变。
  呼应时代需求:从“服务之道”到“行为之道”
  12月25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了一年一度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1年)》。报告研究发现,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性较高,近九成的人愿意参加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近四成的人在过去一年参加过。其参与渠道主要有社会组织(41.5%)、社区(41.3%)、学校(37.8%)等。
  “要让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融入日常生活,更好地满足公众奉献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就必须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多参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机会和平台。”郭红燕认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打造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推动志愿服务供求匹配。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管理部门应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立足公众需求,挖掘、策划和培育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建立志愿服务案例库,搭建志愿服务交流平台,促进管理部门、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等的交流和合作。
  与一般性的志愿服务不同,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需要相当数量的专业志愿者。
  田丰强调,除了日常的捡拾垃圾、义务植树、清扫保洁等志愿服务内容,实际上,不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内容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一些生态环保的重要领域,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宣讲、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开展环境污染监督、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等,志愿者必须具备生态环保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生态环境志愿者队伍在规模、能力、专业性、稳定性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可挖。”田丰表示,鼓励和支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加入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是非常重要的,应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在保护生态环境、监督举报污染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专业化是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对此,张强建议,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要更加凸显规范化和专业化。按照《意见》要求,要进一步在依靠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各项制度,保障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组织的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
  展望“十四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尤其是数字时代的信息技术,拓展并延伸了志愿服务的疆界。
  张强认为,在数字化快速发展时代,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助力。志愿服务参与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否有序、有力和有效,都依赖于社会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有机融合。
  在各地,搭上新科技的便车,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技术探索实践已有不少成果。据张强介绍,全国志愿服务系统“志愿云”平台、“志愿服务区块链”等,为志愿服务队伍和志愿者登记注册、项目发布、在线报名、时长记录、效果评价等规范管理及供需对接发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又如,“蔚蓝地图”“低碳冬奥”等,让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可以利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计算方法来开展日常参与,吸引更多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低碳行动,为社会绿色转型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时可为、人人可为、事事可为”,是志愿服务的终极目标。张强认为,当前技术层面已不是问题,志愿服务最大的困境和障碍还是在思想层面。“换句话说,是我们对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以及生态文明发展的新要求等理念认知的不充分。重构社会,变‘服务之道’为‘行为之道’,实际上是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更深层次的含义。”
  完善保障机制:从“干到位”到“互相补位”
  未来,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大有可为。
  “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领域,政府主导,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推动,是较为理想的组织模式。”张强表示,一般来说,各个主体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角色,但实际上,大家身份是多元的,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新时代的环境治理要求大家取长补短、共同发力。“各相关主体要努力做到位,但也不要越位;特殊情况下,鼓励大家互相补位,但补完位之后还要回位。”
  社会良好运行,需要志愿服务发挥“减压阀”的作用。如今,生态环境部门正积极创造条件,加强跨部门的交流沟通,致力于打造一系列主题鲜明、贴近群众、社会影响力大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将主题实践活动融入公众日常。
  2020年底,西部首个个人绿色生活积分——泸州市“绿芽积分”正式发布。“绿芽”行动通过多维度采集用户低碳环保行为(低碳出行、无纸化业务办理、环保志愿服务、废物回收利用等)数据,构建个人绿色生活积分体系。行动以“宣传教育、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为抓手,累计策划实施各类环保主题活动450余场,服务群众超过15万人,为引导用户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年,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发起“同饮一江水 共筑绿篱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生态环境事业的“同盟军”,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有效发挥职责,主动嵌入服务,当好长江生态环境治理的参与者、监督者和推动者,通过筑起一道坚实的“绿篱笆”,守护好健康长江。据介绍,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保持高效沟通。
  据中国志愿服务网统计,截至今年8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类志愿服务项目已超过107万个,占志愿服务项目总数的近20%。
  这些志愿服务项目在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化解环境矛盾、促进社会共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不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都面临缺少经费支持、规章制度不明、短期行为明显、战略意识缺乏、服务队伍松散等问题,迫切需要在经费、场地、人员等方面得到支持。”田丰说。
  “志愿者无报酬,但志愿服务有成本。”张强表示,志愿者或志愿服务组织作为志愿服务的行为主体承担者,不得获得利润和物质报酬,但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创造价值的公共服务生产活动,其本身必然要以一定的社会资源作为生产原材料,需要成本投入。因此,对于志愿服务组织来说,要做到财务和管理的规范化。
  随着当前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不断扩展,如何完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
  张强建议,应探索创新激励措施,逐步建立以精神激励为主的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增强志愿者对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归属感、认同感。各地要结合实际,加大对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支持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发展,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资金保障。还可根据志愿服务工作需要,为志愿者购买必要保险,提供交通、就餐等基本保障。
  “《意见》强调促进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田丰表示,新发展阶段,迫切需要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延伸到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贯彻落实“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理念的重要力量。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组织也要加强制度管理,加强业务指导,实现规范发展,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同行。
  来源:环境经济杂志  作者:丁瑶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