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重庆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四大体系”完成情况
(截至2020年6月30日)

2020-08-25

2020-08-25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重庆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四大体系”完成情况(截至2020年6月30日)

制度体系

共57项。正在开展47项;已完成10项包括:

1.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引导农民采取简便易行的生活垃圾分类方式,合理配置收集设施,科学配备保洁队伍,健全“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区域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2.拓宽重庆市主城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覆盖范围,建立简便易行的分类投放方式,引导居民自觉、科学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3.强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并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

4.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作为社会组织等级评估重要内容;

5.健全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质量标准,出台《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广应用试点的指导意见》,促进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市场应用;

6.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机制,加快形成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配套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

7.制定“无废城市细胞”建设标准

8.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执行及规范化管理情况等纳入“重庆市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

9.制定危险废物填埋场封场后维护管理资金预提制度;

10.建立完善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合作机制。

技术体系

20项。正在开展16项;已完成4项,包括:

1.推进汽车工业循环经济先进适用技术应用与示范,引导企业采用轻量化设计理念,推进水性漆代替油性漆等清洁生产工艺应用与示范;

2.完善干法工业污泥处理工艺及水溶性有机溶剂替代工艺;

3.依托国家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处理(重庆)中心,推动危险废物资源化关键技术突破,如废有机溶剂;

4.制定锰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市场体系

9项。正在开展6项;已完成3项,包括:

1.发挥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行业龙头地位和国家环境保护垃圾焚烧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技术装备研发与人才培养优势,建设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基地;

2.深入推进“光盘行动”,推广小份菜、分餐制等,引导餐饮企业免费提供剩餐打包服务;

3.探索“互联网+垃圾分类”方式,建立垃圾分类“绿色账户”,对主动、准确分类的居民给予可兑换积分奖励,鼓励居民参与分类工作。

监管体系

5项。正在开展1项;已完成4项,包括:

1.开展农膜生产销售专项执法行动,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农用地膜和棚膜,依法查处生产销售不合格农膜的违法行为;

2.加强施工场地源头监管,确保具有可资源化潜力的建筑垃圾分类存放和统一收运;

3.开展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完善以预防为主的风险管控制度,建设高效的风险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完善重庆市危险废物“一物一码”管理信息系统。

项目工程

20项。正在开展16项;已完成4项,包括:

1.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水泥窑综合利用项目;

2.28座工程渣土填埋场;

3.采取就地简易封场、规范封场、搬迁处理等方式,“一处一策”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

4.推进重庆珞璜电厂污泥处置中心工程(600吨/日)建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