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气象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央气象台: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及《气象法》的有关规定,更好地为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环境质量信息服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中国气象局决定联合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工作,拟于2001年6月5日起,在中央电视台共同发布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拟于2001年6月5日起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空气质量预报的城市是4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即: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石家庄、秦皇岛、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苏州、南通、连云港、杭州、宁波、温州、合肥、福州、厦门、南昌、济南、青岛、烟台、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南宁、桂林、北海、海口、成都、贵阳、昆明、拉萨、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其他有条件的城市,也可以在当地媒体上发布各市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报。
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实行联合制作、统一发布制度。具体办法是:由各城市气象台(站)将空气质量预报所需的气象观测和预报数据,按照规定时间和数据交换方式提供给本市环境监测站。各城市环境监测站将空气质量预报所需的环境监测数据按照规定时间和数据交换方式提供给本市气象台。环境监测站和气象台共同或分别运用预报模型,完成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并经双方会商后,以环境监测站和气象台(站)的名义在当地媒体上联合发布。在中央电视台发布预报的重点城市将空气质量预报数据按规定的时间和传输方式传送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中央气象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审核后,及时传送到中央电视台,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中央气象台的名义发布。传输方式另行通知。
三、空气质量预报发布的内容与现行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相同,即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和环境空气质量等级。
四、各市依据本市现有技术工作基础和环境空气质量的区域性特点,分别建立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模型。各地环境监测站和气象台(站),要加强协作与交流,充分利用气象观测和环境监测的历史资料,开展环境气象研究,不断改进空气质量预报方法。要具体协商和明确预报所需的气象和环境数据的交换通道与方式,建立业务工作流程,落实任务和责任,保证空气质量预报工作按计划顺利开展并长期稳定运行。
五、工作进度安排:
(1)2000年12月上旬各重点城市环境监测站和气象台站应完成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的联合工作组织,并开始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技术模式研究;
(2)2001年1月前,确立数据交换渠道、手段、预报模型和会商制度;
(3)2001年4月开始试预报;
(4)2001年6月5日,对公众发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
六、加强技术研究,坚持长期协作,努力提高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的技术水平和准确性,对重污染和预报出现较大偏差的事件要及时交流数据,进行会商分析和总结。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是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动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体现人民政府形象的公益性工作,也是环境保护系统和气象系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保护大气环境稳定的合作形式。各级环保和气象部门要充分重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抓紧进行空气质量预报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与本地新闻媒体的协调工作,保证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〇〇〇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抄送:有关城市人民政府、环保局、气象局
附件:
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模式(供参考)
空气质量预报模式有两类,即数值预报模式和统计预报模式。建议选用目前比较成熟的下列模式:
1.数值预报
(1)中科院大气所模式
建模时需要的历史资料:污染源资料,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地理环境资料,气象资料(包括高空和地面资料)。
在正式预报前,需对预报人员进行大约两个月的培训,建模前需要对污染源和地理资料进行网格化处理。
日常预报时,需要提供国家气象中心T106模式的高空气象资料和空气质量资料(污染源资料若有更新,也需要提供)。
需要高性能计算机处理数据(PⅢ1000 约3.5小时)。
(2)气科院模式
建模时需要的历史资料有:空气质量数据,TTAA报文所包括的气象资料。
日常预报时需要当日的空气质量数据和TTAA报文所包括的气象资料。
(3)国家气象中心模式
建模时需要的历史资料有:空气质量监测资料(用于模式参数的修订);每晚8时T106全球模式的四维同化资料;被预报城市的地貌状况;地理资料。
国家气象中心的空气质量预报模型是自行研制的,已运行了一年。运行环境是已有的巨型计算机,其后处理和产品制作在PII300微机上。
2.统计模式
(1)多元回归方式
建模时需要的历史资料有:空气质量数据和地面气象资料,日本FSAS天气形势传真图(选用)。
日常预报需要空气质量数据,地面气象资料(气压、气温、24小时变温、24小时变压、最低气温、风向、风速、降水、日照、云量等)。
(2)Kalman 滤波法
建模时需要的历史资料除多元回归法要求的历史资料外,还需T106气象资料。
日常预报所需资料除多元回归法要求的资料外,还需T106气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