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岛三南化工有限公司等单位20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排查结果的通报
为查找并消除化工石化行业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隐患,我局印发了《关于排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办〔2006〕4号),并组织检查组对2003年9月1日《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以后审批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排查。根据排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及时提出了初步整改要求。近期,各建设单位按时提交了项目自查报告和环境风险评价专章。为保证技术论证的科学性,我局委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对青岛三南化工有限公司等单位20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专章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进一步整改要求。现将排查结果予以通报,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经核实,20个项目总投资614.1亿元,基本都制定了事故状态下减少和消除污染物对界区外环境污染的应对方案,排查后新增加了环境风险投资20.11亿元,具体排查结果见附件。
二、各有关建设单位要根据排查结果完成整改实施计划并报我局备案。整改实施计划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一)按照专家审核意见以及我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的技术评估报告对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专章进行补充完善。
(二)根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提出逐项落实的时间进度表;确保新增的环境风险投资落实到位,并列出投资细化表。
(三)对扩建及技改项目,应补充完善对原有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针对存在的环境风险,提出“以新带老”、整改、搬迁及关闭等改进完善措施,并提出逐项落实的时间进度表。
(四)制定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应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按照“企业自救、属地为主、分级响应、区域联动”的原则,实现企业与地方人民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有效衔接。
(五)完成规定期限内的居民搬迁以及排查结果中提出的其他整改要求。
三、请项目所在省(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监督有关建设单位按期完成整改实施计划。
(二)定期对建设项目进行现场检查,并于2006年11月30日前将年度检查报告报送我局。
(三)一旦发现未制定建设项目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或事故防范措施未能按期落实的,应立即报告我局,我局将根据情况依法责令其限期整改或停止建设;已提交试生产申请的,一律不得批准其进行试生产。
(四)发现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有隐瞒事实、弄虚作假等行为的,应立即报告我局,我局将根据情况依法进行处罚。
四、必须开展环境风险后评价的建设单位名单将另行公布。
附件:20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排查结果
二○○六年五月九日
主题词:环保 环评 环境风险 通报
抄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青岛市、珠海市、兰州市、涪陵区、成都市、泸州市、昆明市、大连市、盘锦市、南京市、无锡市、扬州市、张家港市环境保护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附件:
20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排查结果
序号 | 项目名称 | 基本情况 | 现 场 检 查 情 况 | 专 家 审 核 结 论 | 进一步整改要求 | |||
主要存在问题 | 初步整改要求 | 上报的风险专章补充、完善内容 | 新增环境风险投资(万元) | 审核后的专章仍需补充内容 | ||||
1 | 三南化工有限公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5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项目 | 新建项目,总投资19.4亿元,建设地点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开发区,濒临胶州湾,目前尚未建设。 | 1、企业对环境风险排查不重视,未在规定时间进行环境风险自查。 | 1、严格按照环保总局环发[2005]152号文和环办[2006]4号文的要求进行环境风险自查。 | 1、产品罐区设容积5774.6m3的围堰,并防渗处理。 | 1050 | 1、补充排水系统示意图,明确事故废水收集后的分级应急处理方案。 | 1、在项目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认真落实环境风险评价专章和专家审核中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本项目必须做到国外同类先进装置的风险防范措施和监控水平。 |
2、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深度不够,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不完善。 | 2、完善环境风险评价专章。 | 2、对总图进行了调整,在厂址西侧预留了约23529m2用地,事故池总容积可达70000m3,实际容积待设计、施工时核定。 | 2.补充最大可信事故源项及预测,附图说明事故状态环境影响程度与范围,并提出应急分级响应和处置建议。 | 2、黄岛管委会必须妥善落实区域内居民的搬迁安置计划。 | ||||
3、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和地方环境应急预案衔接不够。 | 3、细化并落实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和石化产业区以及地方政府环境应急预案的衔接与联动。 | 3、建立事故应急监测系统。 | 3、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并与当地政府等的应急预案实现对接与连锁。 | 3、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并与当地政府等的应急预案实现对接与连锁。 | ||||
4、编制了《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 4、开发区管委会应进一步妥善落实区域居民的搬迁安置计划。 | |||||||
2 | 中国石油兰州化学工业公司7万吨/年苯胺生产装置 | 新建项目,总投资3.9亿元,建设地点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地处黄河流域,现已基本建成。 | 1、原有的2.4万吨/年苯胺装置、2.7万吨/年硝基苯装置虽已停产,但需拆除。 | 1、原有的两套硝基苯装置拆除后必须开展装置区域土壤监测与评价,并根据监测评价结果制订污染消除与土壤修复方案,组织实施。 | 1、根据应急预案的编制及管理要求,给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 通过我局风险排查,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和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增加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投资约14.7亿元,其中本项目新增投资734万元,依托兰州石化分公司部分的投资为1.8亿元。 | 1、细化本项目装置围堰、罐区防火堤,以及废水收集设施系统图。 | 1、加紧对排污口进行整合,规范排污口设置。尽快整改完善消防水收集措施,各类事故废水不得直排黄河。 |
2、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未完成。 | 2、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的要求提出居民搬迁计划,并组织实施。 | 2、补充对5km范围内的保护目标进行排查,补充了厂址合理性分析。 | 2、明确废气事故源强计算参数。 | 2、组织实施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内的居民的搬迁计划,列出资金与提出时间进度表。 | ||||
3、苯胺项目只有主要装置区设有环形沟,没有围堰,但环形沟不封闭,其他装置区既无环形沟也无围堰,装置区的初期雨水、地面冲洗水收集和处理存在问题。 | 3、尽快整改完善消防水收集措施,消防水不得直排黄河。 | 3、核算了应急污水调储及处理的能力,制定了事故状态下减少和消除污染物对界区外水体环境造成污染的应对方案。 | 3、核定火灾爆炸影响距离,以及对周边设施的影响。 | 3、制订并组织实施原有的两套硝基苯装置拆除后消除区域土壤污染与土壤修复的方案。 | ||||
4、消防水收集处理系统不完善。 | 4、加紧对排污口进行整合,规范排污口设置。 | 4、监测计划增设了特征污染物因子,增加了应急监测内容;针对危险物料提出了事故泄漏后外环境污染物的消除方案和事故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伴生/次生污染的消除措施。 | 4、明确应急预案级别及分级响应条件。 | |||||
5、选址在兰州上游,废水排入黄河,环境敏感,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深度不够,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不完善。 | 6、新增措施包括装置围堰和罐区防火堤(600 m2)、砖壁砼槽形底板地沟(1800m)、160 m3硝基苯事故缓冲池、2000 m3事故污水收集池、800 m3罐区粗硝基苯罐和1000 m3罐区粗苯胺罐、各4.5m3的污水切换井和雨水切换井、污水输送(包括回抽)设备、应急防护器材和日常环境监测及应急监测。 | 5、中国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应统筹考虑“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环评报告书编制(包括回顾评价和后评价内容),并于2006年10月31日前上报我局。 | ||||||
6、中国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目前排水口较多,规范不够。 | 6、抓紧氧化塘方案论证、立项及环评工作。 | |||||||
3 | 中国石油四川80万吨/年乙烯工程 | 新建项目,总投资211亿元,建设地点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临近长江支流沱江,目前尚未建设。 | 1、选址位于河滩地,地下水源丰富,埋深较浅,环境比较敏感。报告书对相关水体的保护目标、事故和风险情况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分析不够。 | 1、进一步优化污水处理工艺和水循环利用方案。 | 1、中国石油还将就污水处理技术、水循环利用以及防渗措施等进一步进行国外考察,以期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达到废水循环使用,少排或不排。 | 40600 | 1、补充丙烯酸及酯风险分析。 | 1、抓紧落实对国外同类污水处理、水循环利用以及防渗措施等先进技术的考察、引进和消化工作,对废水做到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做到少排或不排。 |
2、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缺少区域、流域环境风险应急的相关内容,尚未制定应急监测方案。 | 2、充分重视渗漏对地下水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风险性,确保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防渗漏措施的落实。 | 2、风险排查后组织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中国石油四川乙烯项目地下水防渗处理总体设计统一规定》,在设计上要求实现场内污水管线地上化、地下管线可视化,并设置地下水监控点,监测并防止地下水污染。安排编制四川乙烯防渗实施方案并进行论证。 | 2、细化排水系统图,确保事故状态下废水不对小石河及下游两岸500m范围内地下水造成污染。污染区(装置区和罐区等)雨水经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场,不得排入小石河。 | 2、在设计及建设中必须确保污染区雨水全部收集,完善厂区防渗措施。 | ||||
3、完善环境风险评价专章。 | 3、石化基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正在编制中。 | 3、鉴于地下水环境敏感,污染区雨水应全部收集,细化厂区防渗措施。核实雨水量、事故消防水量,分析事故水池容积的合理性。 | 3、进一步细化排水系统图,确保事故状态下废水不对小石河及下游两岸地下水造成污染。 | |||||
4、抓紧开展石化基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 4、从环境安全的角度来核算环境事故状态对周围居民敏感点的影响,确保事故状态不对居民区造成大的影响。 | 4、抓紧编制石化基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并上报我局。 | ||||||
5、细化环境风险监控系统,明确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应急监测方案,包括点位、频率等。 | 5、抓紧落实《中国石油四川乙烯项目地下水防渗处理总体设计统一规定》的编著工作,认真落实相关措施。 | |||||||
4 | 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1,4-丁二醇项目 | 扩建项目,总投资5.8亿元;建设地点位于四川省泸州市,临近长江,目前已开始试生产。 | 该项目处于环境敏感区域,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后,受纳水体在长江的汇入口已成为保护区的核心区。 | 1、进一步提高污染防治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标准,以满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环境保护要求。 | 1、成品罐区、中间罐区、液氨罐区围堰内的水全部进入污水系统。 | 808 | 1、核实最大事故时事故池的容量是否能满足需要。 | 1、必须确保污染区围堰内的水全部进入污水系统。 |
2、完善环境风险评价专章,统筹考虑既有工程的环境风险防范。 | 2、补充排水系统示意图。 | 2、抓紧落实电石渣场降低环境风险的工程措施。 | ||||||
3、抓紧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和风险防范措施。 | 3、新增2000m3和2400m3事故池各一个。 | 3、进一步落实环境风险应急监测方案。核实在事故情况下对厂外居民区的影响。 | 3、核实最大事故时事故池的容量,必须确保事故状态时污水不外溢。 | |||||
4、加快开展西部化工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4、增加便携式甲醛、氨测定仪等应急监测仪器。 | 4、进一步核实电石渣场环境风险工程措施。 | 4、认真落实环境风险专章和专家审核意见中提出的其他各项风险防范措施,满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环境保护要求。 | |||||
5、甲醇成品运输由水运改为陆运。提高其他产品水运防护等级。 | 5、抓紧编制西部化工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上报我局。 | |||||||
6、增设现场监视系统。 | ||||||||
7、合成氨尿素系统新增事故储罐900m3密闭氨水收集储罐。 | ||||||||
8、渣场增加100m3监护池及污水返回系统,增加5000m3事故池及污水返回系统。 | ||||||||
5 | 重庆市涪陵水利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6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工程 | 新建项目,总投资17.7亿元,建设地点位于重庆市,地处长江三峡库区,目前尚未建设。 | 1、地处三峡库区,选址敏感,事故废水应急处理措施有待加强。 | 1、落实区域风险情况下切断袁家溪进入长江的措施。 | 1、补充了PX水运、码头罐区和输送管线环境风险评价内容。 | 500 | 1、完善PX管线环境风险评价内容。 | 1、该项目地处三峡库区,选址敏感,必须落实“袁家溪应急截流方案”,确保事故废水不进入三峡库区并将事故影响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
2、应急预案缺少区域、流域环境风险应急的相关内容。 | 2、补充水运、码头罐区和输送管线环境风险评价与措施内容,补充环境风险防范、减缓和应急的具体工程措施。 | 2、增加了5000m3事故池,并进行防渗处理。 | 2、完善各装置风险防范措施分级响应条件和应急预案。 | 2、完善PX管线环境风险评价内容,设计施工阶段应进一步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和PX管线泄漏后的处理措施。 | ||||
3、增加了“袁家溪应急截流方案”。 | 3、建立环境监控、预警和连锁系统。 | |||||||
4、补充了环境应急监测方案。 | ||||||||
6 |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合成氨项目 | 新建项目,总投资21.8亿元,建设地点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地处滇池下游,目前正在建设中。 | 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不完善,特别是装置区的初期雨水、地面冲洗水收集和处理存在问题,无消防水收集措施。 | 1、进一步补充、完善环境风险评价内容,落实对周围居民点的防范措施。 | 1、完善了可燃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自控系统等风险事故防范设施,并预测了事故状态下对周围村庄的影响。 | 195 | 1、为进一步减缓氨罐泄漏的环境风险危害,设计中应考虑设置事故备用冰机或氨火炬设施。 | 1、完善装置区封闭环型水沟的切断措施和应急事故水收集系统,确保事故废水不影响外环境。 |
2、按计划在6月底前完成安宁市草铺镇化工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 2、新增氨罐、甲醇储罐隔水围堰、多层水帘消防水喷淋系统;氨罐区泵房、甲醇洗装置区、合成、冷冻区设环型水沟;增设1500m3应急事故水收集池及水泵、管道系统等。 | 2、装置区封闭环型水沟应设置切断措施;专题报告应补充排水系统示意图。 | 2、2006年6月底前完成三家村渣场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 |||||
3、已委托开展三家村渣场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 3、补充说明氨泄漏风险事故预测源强确定依据;附图给出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后的影响范围,提出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 3、2006年6月底前完成安宁市草铺镇化工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 ||||||
4、补充含H2S气体输送管线的风险防范措施。 | 4、完成专家审核意见中提出的其他各项补充内容。 | |||||||
5、完善应急监测系统和应急监测计划。 | ||||||||
6、应统筹安排本项目与云南富瑞化工有限公司的应急预案。 | ||||||||
7 | 云南三环化工有限公司120万吨/年磷铵项目 | 新建项目,总投资19.6亿元,建设地点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滇池下游,靠近长江支流螳螂川,目前正在建设中。 | 1、渣场贮存危险废物,下游即为村庄和新建企业,存在重大环境隐患。 | 1、重新进行渣场环境影响评价。 | 1、完善了可燃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自控系统等风险事故防范设施,并预测了事故状态下对周围村庄的影响。 | 225 | 1、必须密切关注受项目影响村庄,一旦发生氨泄漏,必须立即启动有效应急预案。 | 1、在工程建成并投入试生产前必须完成卫生防护距离内村庄的搬迁。 |
2、卫生防护距离内村庄尚未搬迁。 | 2、尽快实施两个村庄的搬迁。 | 2、拟增加初期雨水、消防废水收集系统,分别设置各装置的初期雨水收集池(总容积1500m3),并配套相应地沟。同时设置容积为1500m3全厂收集池。硫酸罐、氟硅酸罐、液氨管及其输送管道设置工业监控系统;在所有地下槽(坑)设置液位报警,送DCS系统;在上述介质泵送出界区管线上可设置低压报警系统。建立了事故应急预案。 | 2、进一步核算事故池的容量,补充排水系统示意图。 | 2、今年6月底前完成柳树菁磷石膏渣场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 ||||
3、完善环境风险评价专章,统筹考虑既有工程的环境风险防范。 | 3、已委托开展渣场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 3、完善液氨运输环境风险评价内容。 | 3、尽快完善原工程包含的海口浮选厂、昆阳磨矿厂、小麦地尾矿库的风险防范措施。 | |||||
4、说明氨泄漏风险事故预测源强确定依据;附图给出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后的影响范围,提出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 4、完善初期雨水、消防废水收集系统。 | |||||||
5、完善应急监测系统和应急监测计划。 | 5、完成专家审核意见中提出的其他各项补充内容。 | |||||||
8 | 云南富瑞化工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磷酸及年产60万吨磷铵装置国产化示范工程 | 新建项目,总投资10.2亿元,建设地点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滇池下游,目前已开始试生产。 | 1、渣场贮存危险废物,距离长江支流、滇池出水河道螳螂川200米,存在重大环境隐患。 | 1、重新进行渣场环境影响评价。 | 1、完善了可燃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自控系统等风险事故防范设施,并预测了事故状态下对周围村庄的影响。 | 97 | 1、密切关注受项目影响村庄,一旦发生氨泄漏,必须立即启动有效应急预案。 | 1、立即落实环境风险评价专章和专家审核中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 |
2、卫生防护距离内村庄尚未搬迁。 | 2、尽快落实柳树村的搬迁。 | 2、拟增加初期雨水收集系统,将事故水池扩容至8000m3,新建地沟985m;将硫酸围堰及磷酸、氟硅酸罐区围堰在原有的基础上增高0.3m;增加氨泄漏的在线监测报警和连锁系统。 | 2、装置区封闭环型水沟应明确设置切断装置,进一步核算事故池的容量,补充排水系统示意图。 | 2、立即实施卫生防护距离内村庄的搬迁工作并限期完成。 | ||||
3、生产过程风险防范措施不完善。 | 3、重新识别生产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 | 3、在硫酸装置焚硫炉出口至转化塔之间的管道处安装二氧化硫浓度监控报警装置,并与生产系统连锁。 | 3、说明氨泄漏风险事故预测源强确定依据;附图给出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后的影响范围,提出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 3、完成竣工环保验收工作。 | ||||
4、完善环境风险评价专章,统筹考虑既有工程的环境风险防范。 | 4、补充分析了重钙生产系统、氟硅酸运输的环境风险评价;根据事故排放源强预测了对草铺镇的影响,论证了厂址选择的合理性;提出了应急监测方案。 | 4、完善应急监测系统和应急监测计划。 | 4、今年6月底前完成杨家菁磷石膏渣场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 |||||
5、已委托开展渣场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 5、应统筹安排本项目与云天化公司的应急预案。 | 5、今年6月底前完成安宁市草铺镇化工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 ||||||
6、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必须立即妥善搬迁。 | ||||||||
9 | 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QTA建设项目 | 新建项目,总投资19.9亿元,建设地点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地处大连湾,目前尚未建设。 | 1、三个项目所在的大孤山半岛已设立众多化工石化项目,区域环境风险问题十分突出。 | 1、尽快开展大孤山半岛区域环境风险评价。 | 1、设置自控系统与有毒气体检测仪或可燃气体检测仪等。 | 1000 | 1、进一步明确重大危险源判定与最大可信事故源项及参数,附图说明事故状态环境影响程度与范围,按事故影响程度提出应急分级响应和处置建议。 | 1、协助当地政府尽快开展大孤山半岛化工石化企业群的环境风险区域评价。建立区域环境风险协调预警机制,制定区域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 |
2、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深度不够,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不完善。 | 2、各项目对罐区、外露的生产装置与运输设施中的重大危险源设置围堰及应急设施。大化芳烃项目的芳烃运输管线、齐化项目环氧乙烷运输过程以及芳烃、QTA和聚碳酸酯项目生产装置、齐化现有工程要补充环境风险评价内容。 | 2、装置和罐区设置围堰;雨水和清净下水外排管路中设计隔离措施;在污水处理场建设20000m3的污水缓冲池;缓冲池内事故性废水预处理后送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 2、进一步核算围堰参数、事故池容量。 | |||||
3、尽快开展所依托液体化学品码头(含罐区)的环境影响评价。 | 3、完善了企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设三级报警系统,初步实现与当地政府应急预案的对接与联动。 | 3、补充排水系统示意图,明确事故废水收集后的分级应急处理方案。 | 2、按期落实补充报告中确定的居民点搬迁计划。 | |||||
4、按期落实报告书确定的居民点搬迁计划。 | 4、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并与当地政府等的应急预案实现对接与连锁。 | |||||||
5、逸盛大化QTA项目须补充管道环境风险评价有关内容。 | 3、完成专家审核意见中提出的各项补充内容。 | |||||||
4、三个项目及企业群其它所有化工石化项目的应急预案均须与大孤山半岛区域环境应急预案相对接并联动。 | ||||||||
5、应进一步优化运输线路。逸盛大化QTA项目须补充管道环境风险评价有关内容。 | ||||||||
6、逸盛大化QTA项目和大连福佳·大化芳烃项目应统筹考虑各类环境风险防范设施的设置,重点应考虑事故状态下互相之间的应对防范措施。 | ||||||||
10 | 大连福佳·大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5万吨/年芳烃工程 | 新建项目,总投资30.0亿元,建设地点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地处大连湾,目前尚未建设。 | 1、设置自控系统与有毒气体检测仪等,主要废气、废水排放口安装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所有管线、管廊尽量地上布置,设置管线压力监测系统。 | 1400 | ||||
2、装置区和罐区设置围堰,事故性废水预处理后送开发区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从500t/d调整至3600t/d,并设置事故污水排放池。 | 7、大连齐化化工有限公司应说明老厂区现有工程组成,明确存在的环境风险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建议在老厂区设置事故水池;环氧乙烷贮罐尽量远离居民点。 | |||||||
3、完善了企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设三级报警系统,初步实现与当地政府应急预案的对接与联动。 | ||||||||
11 | 大连齐化化工有限公司6万吨/年聚碳酸酯项目 | 新建项目,总投资9.8亿元,建设地点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地处大窑湾,目前尚未建设。 | 1、装置区和罐区设置围堰,清净下水、消防水排水、厂区雨水均纳入排水收集系统,并设置切断装置与应急设施;厂内所有外排污水均设置切断装置与应急设施。 | 400 | 1、说明老厂区现有工程组成,明确存在的环境风险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建议在老厂区设置事故水池。 | |||
2、专题报告预测了事故状态下受影响范围;已对受事故影响区域顺风里、顺意里小区提出了搬迁计划。 | 2、应进一步补充说明海域和公路运输路线敏感目标。 | |||||||
3、补充了环氧乙烷运输及聚碳装置环境风险评价内容。 | 3、核实拟建项目最大可信事故源强;进一步优化总平面布置,使环氧乙烷贮罐尽量远离居民点。 | |||||||
4、附图给出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后的影响范围,并提出有针对的应急预案。 | ||||||||
5、进一步核算事故池的容量,补充排水系统示意图。 | ||||||||
12 | 盘锦中润化工有限公司化肥、三聚氰胺、甲醇联产资源优化项目 | 扩建项目,总投资10.7亿元,建设地点位于辽宁省盘锦市,目前正在建设中。 | 1、项目所在的“三厂”工业区是盘锦市化工石化生产集中区之一,该区域内现有大量居民且距化工石化企业较近,环境风险问题十分突出。 | 1、于2006年6月底前完成该区域环境风险评价专题报告。 | 1、拟建甲醇及液氨贮罐区设置围堰,贮罐设最高、最低液位报警装置并配有呼吸阀和氮封设施,甲醇罐区及生产区域设置甲醇自动监测、报警及紧急切断系统,罐区配泡沫消防、自动喷淋装置及防爆泵等。 | 492 | 1、根据初步整改意见,在设计施工阶段进一步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建立环境监控、预警和连锁系统,完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 1、于2006年6月底前完成该区域环境风险评价专题报告。 |
2、对现有液氨贮罐区进行整改,罐区周围设围堰、水喷淋及报警装置。 | 2、完善现有及拟建排水系统设置情况及改造方案,确保正常生产和事故状态下,各类排水收集、贮存、切断控制、处理及排放等措施;关注消防废水和初期雨水的收集和处置情况;完善储罐区围堰、外露装置区环形沟的设置和泄漏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 | 2、落实报告书确定的居民点搬迁要求。 | ||||||
2、 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不完善,现有工程氨贮罐间距过近。 | 3、对现有排水管线进行改造;厂内设容积为5000m3的事故污水收集池;项目各生产装置、原料成品装卸区等外露区域均设有环形排水边沟连入雨水管线,雨水管线设切断装置。厂总排水口及污水处理站出口安装在线监测装置、排水切断装置并与事故污水收集池连通装置。 | 3、密切关注现有及拟建工程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按环境风险响应时间和控制措施,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与当地政府的应急预案对接与联动,进一步提出防范、减缓环境风险的措施。 | 3、完善现有及拟建排水系统设置情况及改造方案,各类排水均应设置收集、贮存、切断控制、处理及排放等措施,确保正常生产和事故状态下,各种超标污水不排出厂外。 | |||||
2、落实报告书确定的居民点搬迁要求。 | 4、产生CO气体的区域安装CO气体自动监测、报警及紧急切断装置;在硫回收区域安装H2S自动监测、报警及紧急停车装置。 | 4、卫生防护距离内的敏感点必须妥善拆迁安置,建设单位应明确项目搬迁要求及具体实施计划。 | 4、在设计施工阶段进一步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建立环境监控、预警和连锁系统,完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 |||||
5、完善应急监测系统和应急监测计划,包括监测因子、方位、频次等。 | 5、完善储罐区围堰、外露装置区环形沟的设置和泄漏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 | |||||||
6、现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应于2006年6月15日前完成整改。 | ||||||||
3、完善环境风险评价专章,统筹考虑既有工程的环境风险防范。 | ||||||||
13 | 上海中石化高桥三井化学有限公司12万吨/年双酚A(BPA) | 新建项目,总投资9.1亿元,建设地点位于上海市,临近杭州湾,目前正在建设中。 | 1、拟建项目未设消防水收集池,仅利用废水储罐、围堰等收集。 | 1、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落实消防水收集系统,确保消防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同时要求上海化工区统筹考虑事故水池的设置。 | 1、补充并细化了5公里范围内的敏感目标及保护重点,明确环境风险评价范围。 | 473 | 1、说明废气事故源强参数和风险值计算; | 1、认真落实消防水、事故水收集系统,并确保达标排放。 |
2、细化并落实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和上海化学工业区以及地方政府环境应急预案的衔接与联动。 | 2、补充了事故连锁效应的危险性分析、事故重叠引起继发事故的危险性分析、事故中的伴生危险性分析和次生危险性分析。 | 2、根据苯酚泄漏进入环境的途径,必须有针对性地落实防范措施,降低环境风险。 | ||||||
3、细化了国内外同类企业风险事故统计分析,补充了事故情况下污染物转移途径及危害形式,补充了评价指标体系。 | 2、进一步分析苯酚泄漏进入环境的途径,明确本工程最大可信事故; | 3、借鉴三井在国外同类公司的经验,环境风险防范等级要达到国外同类装置的水平。 | ||||||
2、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和地方环境应急预案衔接不够。 | 4、补充了风险计算、环境风险管理、减少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 | 4、认真落实环境风险专章和专家审核意见中提出的其他各项风险防范措施。 | ||||||
5、建立环境风险事故监测系统,增加了防止厂内事故引起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防止事故污染物向环境转移防范措施和事故污染物一旦进入环境后的消除措施。 | 3、说明本项目如何借鉴三井在日本和新加坡装置风险防范措施和监控经验,本项目应达到三井国外同类装置的风险防范措施和监控水平。 | |||||||
6、增设了消防废水、事故废水收集系统;设有雨水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在罐区围堰雨水排放管网增设电动切断阀。 | ||||||||
14 | 扬子石化公司800万吨/年含硫原油改扩建及105万吨/年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改造和芳烃150万吨/年扩容改造等工程 | 扩建和调整项目,总投资44.8亿元,建设地点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濒临长江,目前尚未建设。 | 1、拟作为事故应急池的2个雨水监护池目前污水回抽线尚未建成。 | 1、抓紧污水回抽污水处理厂管线建设,确保雨水监护池起到事故应急池的作用。 | 1、增加5km范围内敏感目标及保护重点;明确了评价范围。 | 2050 | 1、补充工程5km范围内人口集中居住区和社会关注区(如学校、医院等)分布情况,查明人口分布,与危险源之间的方位和距离,并附相关图件。给出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 1、尽快开展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
2、完善危险化学品码头的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 2、重新进行了工程涉及主要物质的风险识别及分析; | 2、硫化氢是本项目重要的有毒物质之一,应补充对硫化氢的危害识别、源项分析、事故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及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 2、抓紧对排污口进行整合,规范排污口设置,完善消防水收集系统,严禁事故废水进入长江。 | |||||
2、危险化学品码头未考虑消防水和雨水收集系统。 | 3、完善环境风险评价专章,统筹考虑既有工程的环境风险防范。 | 3、对扬子石化外排口基本状况进行了调查,增加项目的危险化学品收集及临时贮存措施,并补充了需整改内容。 | 3、补充排水系统图,明确整改后外排口的数量和位置。 | 3、今年5月底前完成污水回抽管线的建设。 | ||||
4、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要统筹考虑“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评价要包括回顾评价和后评价内容。 | 4、增加了防止事故污染物向环境转移防范措施,补充了环境风险事故监测系统和三级应急预案以及响应机制。 | 4、补充危险化学品码头的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 | 4、完成专家审核意见中提出的其他各项补充内容。 | |||||
3、废水排入长江,环境敏感,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深度不够,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不完善。 | 5、新增了22000m3调节池和提升设施、3#、4#外排口排水管网系统改造、9#、10#外排口向前延伸至扬巴路,将现有9#、10#排水引入公司6#外排口排放、7#外排口增建改造等风险防范措施。 | |||||||
6、6#雨水池入口增设回水管线、污水回抽管线拟于5月份建成。 | ||||||||
15 |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建设年产60万吨对二甲苯芳烃联合装置和25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 | 扩建项目,总投资28.6亿元,建设地点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地处长江流域,目前尚未建设。 | 1、现有重整装置区虽然有围堰,但其出口处没有阀门,可能导致含有毒有害物料的污水从围堰中流出,带入雨排系统,污染水体。 | 1、围堰加设阀门,避免污水进入雨排系统。 | 1、补充完善了所识别的危险性物质的理化性质和毒性消除的措施。 | 530 | 1、应补充对硫化氢的危害识别和影响评价; | 1、新增PX芳烃联合装置区事故池和灌区雨污切换阀门,完善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区和罐区的雨污切换阀门。 |
2、雨水监护池中的清净下水含油较多,清净下水不清净。 | 2、从源头治理“清净下水不清净”的问题。 | 2、补充分析了伴生/次生污染如火灾爆炸引起的清下水系统可能会受到污染影响的分析;完善了事故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伴生/次生污染的具体消除措施。 | 2、应补充论证公司现有风险防范和事故处理设施的可依托性,特别是防范危险物质通过雨水或清净下水系统等直接排入长江的措施,补充具体的技术方案。 | 2、尽快开展金陵石化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 ||||
3、生产区域与企业生活区仅一路之隔,距离过近。 | 3、核实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人数,并落实搬迁计划。 | 3、增加了现场采样设备、气相色谱仪(苯系物分析)等应急监测设备,补充了大气污染应急监测和水污染应急监测的具体方案。 | 3、补充产品运输环节的环境风险源项分析,制定相应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 3、制定企业生活区的搬迁计划。 | ||||
4、废水排入长江,环境敏感,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深度不够,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不完善。 | 4、完善环境风险评价专章,统筹考虑既有工程的环境风险防范。 | 4、补充了详细的事故泄漏后外环境污染物的消除措施和方案。 | 4、明确该工程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居住区分布、人口数量,以及搬迁计划。 | 4、完善消防水收集系统,严禁事故废水直接进入长江。 | ||||
5、开展金陵石化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评价要包括回顾评价和后评价内容。 | 5、新增了PX芳烃联合装置区1000m3事故池及配套措施、罐区设置雨污切换阀门等风险防范措施。 | 5、完成专家审核意见中提出的其他各项补充内容。 | ||||||
6、新增了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区和罐区设置雨污切换阀门等风险防范措施。 | ||||||||
7、完善了PX芳烃联合装置和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的装置级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储运)和厂级事故应急预案。 | ||||||||
16 | 汉邦(江阴)石化有限公司53万吨/年精对苯二甲酸(PTA)项目 | 新建项目,总投资30.3亿元,建设地点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地处长江流域,目前尚未建设。 | 1、项目依托的澄星化工码头虽设有围堰,但破损,形同虚设,如果发生事故,含有有毒有害物料的污水将直接进入长江。 | 1、完善码头围堰修复及污水收集管网。 | 1、依托码头整改完成8m3的集水箱、加装水泵、敷设污水管至罐区集水池、 | 4000 | 1、完善排水系统图并说明排放方式,明确污染区与非污染区的划分,完善雨水收集系统的设置说明。 | 1、完善排水系统设置情况及改造方案,各类排水均应设置收集、贮存、切断控制、处理及排放等措施,确保正常生产和事故状态下,各种超标污水不排出厂外。 |
2、项目依托的澄星公司储罐区磷酸罐区未设置围堰,其他设置了围堰的罐区其围堰有破损,污水处理设施未运行,如果发生事故,污水将未经处理直排外环境。 | 2、现有罐区整改完成苯乙烯罐组统一设置围堰、PX罐组和乙二醇罐组预留孔全部封堵、设置磷酸罐组围堰、各罐组污水集水池,并与园区污水管网接管、修复雨水排放口。 | 2、进一步说明生产装置围堰、罐区防火堤设置情况,分别核算事故池、调节池的容量是否能够满足风险事故时的储存要求。给出风险状态下事故污水的处理处置方式。 | ||||||
3、废水排入长江,环境敏感,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深度不够,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不完善。 | 2、抓紧修复罐区围堰。立即整改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外环境问题。 | 3、各污染区设置单独的集水系统,并全部纳入污水处理系统;增设8000m3事故池;雨污水切换装置及管网完善;增加了雨排口的常规监测和事故应急监测方案。 | 3、进一步完善PX、醋酸泄漏拦截的处置措施,提出事故污水对厂内污水处理系统及园区污水处理厂冲击的预防措施。 | |||||
4、补充应急监测方案。 | 2、应落实企业环境应急预案与石庄集中工业区以及地方政府环境应急预案的衔接。 | |||||||
3、完善环境风险评价专章。 | ||||||||
3、完成专家审核意见中提出的其他各项补充内容。 | ||||||||
17 | 江苏三房巷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海伦化学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自备热电厂及污水处理工程项目 | 新建项目,总投资37.0亿元,建设地点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地处长江流域,目前尚未建设。 | 1、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和地方环境应急预案衔接不够。 | 1、强化落实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和利港重点开放园区以及地方政府环境应急预案的衔接。 | 1、按5km范围核实了环境保护目标与危险源之间的距离、方位以及人口数量,补充了相关图件。 | 1005 | 1、进一步补充工程5km范围区域图,完善风险保护目标排查。补充区域水系图,标明本工程排水口及长江上游取水点位置。补充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 1、在项目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认真落实环境风险评价专章和专家审核中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 |
2、废水排入长江,环境敏感,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深度不够,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不完善。 | 2、完善环境风险评价专章。 | 2、完善危险物质排查,重新判定生产、贮存、运输及“三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性物质,明确贮存量,确定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补充风险评价因子:对二甲苯和醋酸。 | 2、补充建设项目储存系统设置情况,补充完善危险物质的识别。 | 2、整改完善危险化学品码头的风险防范措施。 | ||||
3、危险化学品码头未考虑消防水和雨水收集系统。 | 3、完善危险化学品码头的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 3、补充了次生伴生污染类型及消除说明并完善了事故泄漏后外环境污染消除措施方案。 | 3、补充排水系统图并说明排放方式,明确污染区与非污染区的划分,完善雨水收集系统的设置说明。 | |||||
4、重新判定危险源,补充说明事故发生概率、源项及向环境转移途径;并补充环境风险的环境危害预测。 | 4、进一步说明生产装置围堰、罐区防火堤设置情况,分别核算事故池、调节池的容量是否能够满足风险事故时的储存要求。给出风险状态下事故污水的处理处置方式。 | |||||||
5、补充说明了事故池、监控池的容量,消防水收集处置情况,围堰设置情况等。补充了雨排口污水监测方案和应急监测方案。补充风险计算及评价内容及风险评价结论。 | 5、进一步完善PX、醋酸泄漏的处置措施,提出海伦污水处理厂防止事故污水冲击处理系统的预防措施。 | |||||||
6、完善了雨水管网污染区与非污染区分离系统,改善风险状态下事故污水的调储路线,增加雨水井切换阀、提升泵等;新增了DCS集中控制、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可燃气体检测器、液位监测装置及报警器和污水接管口在线监测仪等风险防范措施。 | 6、进一步完善风险事故设定的可信度及源项设定依据,从而进一步完善风险预测内容,补充预测图件中敏感保护目标的位置。 | |||||||
7、新增消防水池2×2500m3,并增加切换到事故池的收集处理措施。 | 7、进一步完善应急监测方案。 | |||||||
18 |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PTA及配套项目 | 新建项目,总投资33.8亿元,建设地点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地处长江流域,目前尚未建设。 | 1、原有项目PTA成品装车部位有PTA粉尘散漏。 | 1、抓紧解决PTA粉尘散漏问题。 | 1、整改后检修卸料口的密封,将密封挡板旋紧后已无PTA粉尘散落。 | 508 | 1、补充现有工程及本项目组成表,并补充全厂总平面布置图。按全厂范围进行环境风险评价。 | 1、抓紧开展仪化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环评报告书的编制(包括回顾评价和后评价内容)。 |
2、废水排入长江,环境敏感,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深度不够,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不完善。 | 2、完善环境风险评价专章,统筹考虑既有工程的环境风险防范。 | 2、补充周围5km范围区域图,完善风险保护目标位置。补充区域水系图,标明全厂排水口及长江取水点位置。 | ||||||
3、拟利用沿山河作为事故缓冲池,但没有具体方案。 | 3、尽快提出利用沿山河作为事故缓冲池的截流实施方案。 | 2、利用沿山河60万m3的贮存容量,作为事故贮存池,一是在沿山河东侧用砂土袋实施封堵,二是在拦油绳实施隔油及处置。 | 3、补充全厂储存系统设置情况,补充完善危险物质的识别。进一步说明装置围堰、罐区防火堤设置情况。 | 2、进一步优化沿山河截流实施方案。 | ||||
4、抓紧开展仪化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环评报告书的编制,报告要包括回顾评价和后评价内容。 | 4、补充排水系统图,并说明排放方式。核算事故池、调节池的容量是否能够满足风险事故时的储存要求。 | |||||||
3、仪化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环评目前尚未开展,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统一安排。 | 5、进一步完善PX、醋酸等危险物质泄漏的处置措施,提出污水处理厂防止事故污水冲击处理系统的预防措施。 | 3、完成专家审核意见中提出的其他各项补充内容。 | ||||||
6、进一步完善风险事故设定的可信度及源项设定依据,从而进一步完善风险预测内容,补充预测图件,并标明敏感保护目标的位置。 | ||||||||
19 | 三井化学(张家港)有限公司60万吨/年PTA生产项目 | 新建项目,总投资20.5亿元,建设地点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地处长江流域,目前尚未建设。 | 1、依托的张家港保税区化工码头未考虑消防水和雨水收集系统。 | 1、完善危险化学品码头的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 1、完善了化工码头和罐区的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 1140 | 1、核实建设项目5km范围内风险保护目标。 | 1、在项目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认真落实环境风险评价专章和专家审核中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本项目必须做到国外同类先进装置的风险防范措施和监控水平。 |
2、废水排入长江,环境敏感,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深度不够,风险防范措施与风险应急预案不完善。 | 2、完善环境风险评价专章。 | 2、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区以及地方政府环境应急预案目前正在编制,本项目在环境风险应急组织中已充分考虑了与园区和地方政府环境应急预案的衔接。 | 2、补充工业园区污、雨系统示意图,包括纳污管线、污水处理场及排放口。 | 2、整改完善危险化学品码头的风险防范措施。 | ||||
3、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和地方环境应急预案衔接不够。 | 3、细化并落实企业环境应急预案与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区以及地方政府环境应急预案的衔接与联动。 | 3、增设五个雨水排口的切换装置;雨水排口和循环冷却水排口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完善厂区雨水系统。 | 3、核算事故池、监控池的容量是否能够满足风险事故时的储存要求。 | |||||
4、增加8000m3的事故水池。 | 4、完善厂区排水系统示意图。 | |||||||
5、进一步完善PX、醋酸泄漏的处置措施,提出厂内预处理装置防止事故污水冲击处理系统的措施。 | ||||||||
20 | 珠海碧阳化工有限公司PTA二期项目(90万吨/年) | 新建项目,总投资30.2亿元,建设地点位于广东省珠海市,临近南海;目前尚未建设。 | 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和地方环境应急预案衔接不够。 | 细化并落实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和石化产业区以及地方政府环境应急预案的衔接与联动。 | 1、罐区设总容积7134m3的围堰,并设切断系统。 | 1600 | 1、补充排水系统示意图。 | 1、在设计及建设中借鉴BP公司同类项目的经验,环境风险防范等级要达到国外同类装置的水平。 |
2、设置事故调节池(一、二期共约35000m3)。 | 2、补充PX管线风险事故预测,附图说明其影响程度与范围,并提出应急分级响应和处置建议。 | 2、认真落实环境风险专章和专家审核意见中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 | ||||||
3、PX管线采用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完善管道防腐设计和远程控制,并新增设警示桩。 | 3、明确码头罐区及轮船运输所属单及其环境风险防范责任。 | 3、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
4、建立事故应急监测系统。 | ||||||||
5、依托BP公司先进管理经验,完善应急预案,并与临港工业区等实现对接与联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