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蒙西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你公司《关于报审〈蒙西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请示》(海油气电安〔2016〕717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该项目包括1条干线、3条支线、1条联络线和5条连接管道,线路全长1279公里,途经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河北省、天津市4省(区、市)。其中干线起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首站,止于河北省黄骅市黄骅末站,全长1022公里,管径914毫米-1219毫米,设计输气量200亿立方米/年。3条支线分别为大路注入支线、左云注入支线和廊坊分输支线,1条联络线为中海油天津LNG联络线。工程设置17座工艺站场,50座截断阀室。
在全面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能够得到缓解和控制。我部同意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路由和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二、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应重点做好的工作
(一)加强沿线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加强施工期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涉及黄河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应避开鱼类繁殖季节,湿地段施工应避开4月-5月、9月-11月鸟类迁徙季节。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及车辆活动范围,对施工人员及巡线人员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教育,禁止施工人员捕猎野生动物,严禁破坏施工作业范围以外的植被。施工过程采取分层开挖、表土剥离、分层回填方案,禁止在环境敏感区内设置渣场。做好沿线生态恢复工作,施工结束后及时对临时占地进行覆土和植被恢复。天津段施工应落实天津市关于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管理的相关规定。
(二)强化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全线采用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站场设置紧急切断系统(ESD)。环境敏感区段、人口密集区段、河流穿越段等提高设计等级,活动断裂带及人口密集区段采用双百探伤。加强运营期维护管理,定期检查壁厚及管道安全保护系统。对人口较密集的重点区段及站场周边区域,加强环境风险宣传工作。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完善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加强与当地人民政府的应急联动和演练。
(三)严格落实水环境保护措施。管道穿越水源保护区、泉域保护地段应严格施工管理。项目开挖穿越河流应选择枯水季节施工,禁止在河堤范围内清洗车辆、设备和加油,禁止将污水、固体废物等抛入水体。泥浆池设置在河流两堤之外,池底进行防渗处理。穿越河流施工完毕后,及时恢复地貌及河岸护砌。试压废水采取沉淀处理措施,禁止排至具有饮用水功能的水体。运营期调控中心生活污水纳入市政管网,站场生活污水生化处理后用于站场绿化。
禁止在地下水水源地汇水区和灰岩裸露区设立施工营地、临时厕所、机械临时修理场点、定向钻泥浆池等。合理安排隧道施工时间,隧道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围岩破碎、裂隙发育、钻孔水流量大等现象应立即停止掘进,采取注浆堵水措施。隧道施工及穿越唐河、浑河施工中,应提供临时应急水源,确保周边居民饮水得到及时有效的安全供给。
(四)落实固体废物、环境空气和噪声污染控制措施。弃土、弃渣送渣场妥善处置,运行期清管废渣、分离器检修粉尘收集后安全处置,废润滑油由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加强站场运行管理,减少烃类废气排放,站场燃气锅炉达标排放。对高噪声源采取隔声、减振等综合降噪措施,确保各站场厂界噪声达标。
(五)在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主动发布项目的环境保护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加强宣传与沟通工作,及时解决公众提出的合理环境诉求。
(六)该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在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和工程监理招标文件中明确环保条款和责任,项目投产前向社会公开工程环境监理报告。
三、我部委托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河北省、天津市环境保护厅(局),分别组织开展该项目的“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管理工作。
四、你公司应在收到本批复后20个工作日内,将批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分送我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河北省、天津市环境保护厅(局),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朔州市、大同市、保定市、廊坊市、沧州市环境保护局,并按规定接受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督检查。
环境保护部
2017年3月29日
抄送: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河北省、天津市环境保护厅(局),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朔州市、大同市、保定市、廊坊市、沧州市环境保护局,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环境保护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7年3月3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