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黔江民用机场建设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格的函
环验[2015]218号
关于重庆黔江民用机场建设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格的函
重庆市黔江武陵山机场有限责任公司:
你公司《关于申请重庆黔江民用机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函》(黔江机场司函〔2015〕33号)及附送的《重庆黔江民用机场建设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总站环监字〔2013〕第069号)(以下简称《验收监测报告》)收悉。我部西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于2015年10月20日对该工程进行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现场检查。经研究,提出验收意见如下: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工程位于重庆市黔江区舟白街道张家坝,飞行等级为4C级,以2020年为远期目标年,旅客吞吐量为30万人次/年、起降架次为5994次/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条长2400米、宽45米跑道,2900平方米航站楼及相应停机坪、导航、航管、通讯、气象、供电、供水、排水等公辅设施。工程总投资为 3.17 亿元,其中环保投资698 万元,占总投资的 2.2%。原国家环保总局于2002年5月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环审〔2002〕99号)。工程于2005年1月开工建设,2010年 11月主体工程竣工。2012年8月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同意工程试运营(渝(市)环试〔2012〕143号文)。2012年旅客吞吐量为远期目标年的7%,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已同步投入使用。
该工程环评文件经批准后,主要发生如下变更:
(一)飞行区等级由3C调整至4C,跑道长度由2100米延长至2400米。
(二)未修建航空油库、维修场。供油方式变更为航空油罐车进场加油。
上述变更未事前履行环保手续。
二、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一) 工程占地主要为荒草坡地。采取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复耕等措施,减少林地、耕地的损失。工程合理调配土石方,未单独设置弃土场,产生的172.7万立方米弃方全部回用于跑道延伸段和舟白新城区场地平整。工程采取网格护坡、三维植被网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对机场航站区等处进行了绿化,绿化面积约18000平方米。
(二) 对远期目标年噪声预计超标的81户居民实施了搬迁。
(三)工程 采取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经处理能力为85立方米/日地埋式生化处理装置处理后,排入舟白新城城市污水综合管网。航空垃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至黔江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设有400立方米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航油供应站编写了应急手册,制定了应急预案,配备了应急物资。
三、环保设施运行效果和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验收监测报告》表明:
(一)六个敏感点噪声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声级值(LWECPN)符合《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9660-88)二类标准。
(二)生活污水处理站出水、雨水排口各监测因子监测值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 一级标准。
四、验收结论和后续要求
该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基本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要求,配套建设了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落实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经验收合格,同意该工程正式投入运营。
工程正式投运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配合地方政府严格控制在机场周围新建噪声敏感建筑。 加强生态恢复和后期养护,做好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请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和黔江区环境保护局做好该工程运营期的日常环境监管。
环境保护部
2015年11月26日
抄送:环境保护部西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中国民用航空局,重庆市环境保护局,黔江区环境保护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5年12月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