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高速公路网二连浩特至广州公路赛汉塔拉至白音察干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格的函
内蒙古高等级公路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第二分公司:
你公司《关于国家高速公路网二连浩特至广州公路赛汉塔拉至白音察干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申请》(内高路第二分公司〔2014〕8号)及附送的《国家高速公路网二连浩特至广州公路赛汉塔拉至白音察干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以下简称《验收调查报告》)等材料收悉。我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于2015年2月3日对该工程进行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现场检查。经研究,提出验收意见如下:
一、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工程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所辖的苏尼特右旗和乌兰察布市所辖的察哈尔右翼后旗境内。起自苏尼特右旗赛汉塔拉镇,途经朱日和镇、新民乡、土牧尔台镇、红格尔图镇和乌兰哈达苏木,终至察哈尔右翼后旗白音察干镇。路线全长164.869公里,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车速100公里/小时。设置大桥6座、中桥14座、小桥15座、涵洞210道,互通式立交7座,分离式立交9座,服务区3处,停车区1处,收费站7处(预留1处)。工程总投资37.6亿元,其中环保投资4232万元,占总投资的1.12%。
我部于2008年11月以环审〔2008〕445号文批复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2013年7月竣工通车。验收调查期间(2013年8月)全线日平均交通量占营运近期(2011年)预测交通量的21.3%。工程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已同步投入使用。
二、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一)环评阶段工程沿线共10个声敏感点,由于线位局部摆动,减少5处,新增5处。验收调查阶段工程沿线共10个声环境敏感点,在主线敏感点阿力乌素设置了长300米的声屏障。
(二)工程沿线12处临时施工场地、17处取土场、23处弃土场及施工便道已采取了植被恢复措施。对互通区、服务区和收费站进行了绿化。
(三)沿线服务设施设置了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绿化。沿线服务设施共设置11台采暖用燃煤锅炉和11台备用锅炉。服务设施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由地方环卫部门集中清运。
(四)工程按照环评批复要求对经朱日和北金界壕、全胜段金界壕和赵家房段长城3处文物保护单位的路段采用了桥梁形式跨越。
(五)工程制订了《国家高速公路网二连浩特至广州公路赛汗塔拉至白音查干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锡林郭勒盟环境保护局和乌兰察布市环境保护局备案。工程对穿越朱日和地下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的1.9公里路段设置了防渗边沟、急流槽和防渗蒸发池组成的应急收集系统。
三、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效果和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的《验收调查报告》表明:
(一)在现状车流量条件下,公路沿线各声环境敏感点昼、夜间噪声监测值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相应标准限值要求。
(二)各服务设施燃煤锅炉外排烟气各监测因子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Ⅱ时段标准限值要求。
(三)各服务设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各监测因子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限值要求。
四、验收结论和后续要求
该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基本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要求,配套建设了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落实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经验收合格,同意主体工程正式投入运营。
工程正式运营后,应预留环保专项资金,对声环境敏感目标实施跟踪监测,出现噪声超标时应及时采取降噪措施。加强环境风险应急管理,避免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请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锡林郭勒盟环境保护局和乌兰察布市环境保护局做好该工程运营期的日常环境监管。
环境保护部
2015年3月19日
抄送:环境保护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锡林郭勒盟环境保护局,乌兰察布市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5年3月2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