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三期南延伸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格的函
上海轨道交通申松线发展有限公司:
你公司《关于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三期南延伸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申请》(沪申松线〔2014〕025号)及附送的《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三期南延伸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以下简称《验收调查报告》)等材料收悉。我部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于2014年12月25日至26日对该工程进行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现场检查。经研究,提出验收意见如下:
一、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工程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含三站三区间,全长5.372公里,均为地下线。沿线设3座地下车站,分别为松江南站站、醉白池站、松江体育中心站,不设停车场、管理中心等场站设施。工程总投资20.99亿元,其中环保投资8167万元,占总投资的3.89%。
我部于2012年4月以环审〔2012〕119号文批复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工程于2010年6月开工建设,2012年11月竣工,经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同意于2012年12月投入试运行。验收调查期间(2013年)昼间实际运能达到设计初期(2018年)的83%,夜间实际运能达到设计初期(2018年)的68%。工程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已同步投入使用。
二、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一)环评阶段工程沿线有17处振动环境敏感目标,验收调查阶段新增2处,实际共有19处振动环境敏感目标。工程全线敷设60千克/米无缝重型钢轨和低等减振措施的DTⅢ2型弹性分开式扣件。根据沿线振动敏感目标与轨道的距离和埋深的不同,分别设置轨道减振器扣件1196.8米,钢弹簧浮置板道床3365.4米。按环评要求对盐仓一村(局部)和盐仓二村进行了拆迁。
(二)工程采用低噪声风机和超低噪声型冷却塔。风机设于风亭内,设置2~3米长的片式消声器。
(三)沿线各风亭采取上排风和侧排风两种方式。松江南站站风亭周边的零散居民已拆迁,松江体育中心站风亭排风口背向居民区布设。醉白池站(原松江站站)正在开展配套商业开发建设,风亭与其主体建筑相结合,周边由松江区绿化局负责实施了绿化。
(四)沿线各车站生活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松江污水处理厂处理。
三、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效果和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编制的《验收调查报告》表明:
(一)外轨中心线两侧 10米范围内的5处住宅、学校室内结构振动符合《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中相应功能区划的环境振动标准限值和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段)列车运行引起的住宅建筑室内结构振动与结构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DB31/T470-2009)要求。外轨中心线两侧10米范围之外的敏感点的环境振动符合《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相应功能区划的环境振动标准限值。
受周边市政道路噪声影响,各敏感点室内二次结构噪声昼间监测值超标1.7-4.3分贝,夜间监测值超标4.9-7.5分贝,本工程建成后噪声值基本维持现状。各敏感点室内二次结构噪声夜间最大声级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段)列车运行引起的住宅建筑室内结构振动与结构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DB31/T470-2009)标准限值要求。
(二)九峰小区夜间噪声监测值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限值。受九峰路交通噪声影响,九峰小区昼间噪声背景值超标3.7-4.0分贝,本工程建成后噪声值基本维持现状。
(三)地铁车站排风亭臭气浓度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标准限值要求。
四、验收结论和后续要求
该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基本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要求,配套建设了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落实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经验收合格,同意主体工程正式投入运营。
预留环保专项资金,工程正式运营后对振动和声环境敏感目标实施跟踪监测,因本工程导致振动及噪声影响加重时,必须及时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加强环境风险应急管理,避免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请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和上海市松江区环境保护局做好该工程运营期的日常环境监管。
环境保护部
2015年2月10日
抄送:环境保护部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上海市松江区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5年2月1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