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东黄河三角洲和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有关问题的复函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关于山东黄河三角洲等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的函》(护自函〔2011〕19号)收悉。根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山东黄河三角洲和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调整方案通过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会议审议。现将有关评审意见函复如下:
一、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同意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功能调整。将2001年以来黄河口新生陆地区域调整为核心区,调整面积5910公顷;将大汶流管理站黄河内堤坝(顺河路)两侧,北至黄河南岸、南至原农牧生产路原核心区调整为实验区,调整面积3933公顷;将原农牧生产路以南500米核心区调整为缓冲区,调整面积565公顷;将大汶流管理站封育沟以东原缓冲区调整为实验区,调整面积1446公顷;将黄河防洪南大堤南侧缓冲区调整为实验区,调整面积1119公顷。保护区功能区调整后,核心区由58000公顷调整为59419公顷,缓冲区由13000公顷调整为11233公顷,实验区由82000公顷调整为82348公顷。
(二)调整后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000公顷,其中核心区59419公顷,缓冲区11233公顷,实验区82348公顷。保护区范围在北纬东经118°32.981′—119°20.450′,37°34.768′—38°12.310′之间。保护区分为两部分,分别为现行黄河入海口两侧部分和1976年以前黄河刁口河流路黄河入海口部分。现行黄河入海口两侧部分,北从孤东油田海堤纪念碑起,沿孤东油田围海大堤向南至孤东油田大红门,沿孤东公路向西至一棵树,沿黄河北大堤向西至西河口黄河故道东大堤北端,向南沿西河口黄河故道东大堤至南端,向东沿黄河南防洪大堤至防潮堤,向南沿防潮堤至小岛河,向东至低潮时负3米等深线。1976年以前黄河刁口河流路黄河入海口部分,东以孤北路向北至老五河沟至桩古46井为界,南以桩埕路为界,西以黄河故道三河为界,北以低潮时负3米等深线为界。
调整后保护区设三处核心区,分别为黄河口管理站核心区、大汶流管理站核心区和一千二管理站核心区。黄河口管理站核心区边界从拐点(119°10′4.59″E,37°45′58.93″N)起,至拐点(119°10′4.59″E,37°46′24.82″N),沿低潮时海岸线至黄河西岸,沿黄河西岸至拐点(119°10′4.59″E,37°45′58.93″N)。大汶流管理站核心区边界从垦东28井起,经121海沟入海口、黄河北2号防台、黄河南内堤坝、黄河南内堤坝延伸1000米处、垦东6号计量站、1号防台泄水闸南延500米处、中泄水闸南延500米处、环形鸟岛南100米处至大汶流海沟与南坝交界处,沿大汶流海沟左岸至低潮时海岸线,沿低潮时海岸线至黄河现行流路东岸,沿黄河现行流路东岸至垦东28井。一千二管理站核心区边界以13个拐点连线为界,拐点坐标分别为(118°40′8.71″E,38°07′36.97″N;118°40′9.36″E,38°08'15.77″N;118°42′14.97″E,38°08′59.55″N;118°43′15.94″E,38°08′37.02″N;118°43′47.46″E,38°07′10.13″N;118°42′3.88″E,38°05′44.89″N;118°40′59.93″E,38°05′55.12″N;118°41′35.78″E,38°03′23.38″N;118°42′25.29″E,38°04′35.74″N;118°44′49.65″E,38°04′37.79″N;118°46′10.06″E,38°04′48.61″N;118°45′21.39″E,38°06′54.29″N;118°45′23.70″E,38°07′58.43″N)。
二、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同意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功能区调整。将原散垭核心区以“土城-泗耳”通乡道路为中心线,两侧各50m建设影响范围调整为实验区;将石龙沟尾、小灰山、熊榨梁等大熊猫现实栖息地由实验区、缓冲区调整为核心区;将原木梭坝、杜坪坝缓冲区一线“通乡道路”两侧各50m建设影响范围调整为实验区;将小灰山区域与松潘白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交界部分的缓冲区调整为核心区;将石龙沟尾、熊榨梁等大熊猫现实栖息地由实验区调整为核心区;将石龙沟尾的实验区调整为缓冲区。保护区功能区调整后,核心区由39432公顷调整为39565公顷,缓冲区由9799公顷调整为9192公顷,实验区由14384公顷调整为14858公顷。 (二)调整后的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3615公顷,其中,核心区39565公顷,缓冲区9192公顷,实验区14858公顷。保护区范围在东经103°50′32″-104°17′18″,北纬32°15′03″-32°38′40″之间。东从虎牙乡高山堡无名沟与虎牙河交汇口起,顺虎牙河向东南在大拐弯处上山脊,沿山脊线向南跨田家湾河后至海子梁,向东沿山脊线经木梭坝、石龙沟尾至黑岩;南从黑岩起,沿山脊线向西经熊榨梁、小灰山、小沟、泗耳沟、庙子湾至长水沟口;西从长水沟口起,向北沿山脊线经三牙羌至广草坪;北从广草坪起,沿山脊向北至雪宝顶,向东南经大马场至高山堡无名沟与虎牙河交汇口。保护区不包括泗耳乡泗耳村和泗耳乡林场。
调整后保护区设2处核心区,第一处核心区东以雪宝顶下黄祠堂沟与木角背沟的分水岭山脊为界;南以平武与松潘县界为界;西以平武与松潘县界为界;北以雪宝顶为界。第二处核心区南以熊榨梁、小灰山、平武松潘县界为界;西以散垭、杜平坝以东为界;北以石龙沟尾、熊榨梁为界。
三、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区划以附图为主,文字描述作为参考
请按照新的调整方案标明功能分区,并向社会公告。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2012年11月23日
抄送:国务院办公厅,山东省、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山东省、四川省环境保护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