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如何有效开展生物多样性探究活动? 重庆的这项活动总结了四个流程

2020-08-04

2020-08-04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多种多样的生物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它们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为人类生存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生态系统中丰富的物种资源也是学生开展自然科学探究的宝库,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体验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投身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队伍中。

如何有效开展生物多样性探究活动呢?

开展生物多样性探究的大致流程

可以简单总结为

定主题—制方案—探答案—展成果

定主题: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

  定主题的关键在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要想提出问题,需要树立问题意识,把握问题的来源。问题可以来源于直接的观察和发现,也可来源于间接的资源,如书籍文献、媒体报道、交流分享等。

渝南山青研学旅行合照

  渝南山青研学活动选题来源于一项生物科研探究,根据知情人的消息,疑似观测到非重庆市常见物种,又恰逢假期,重庆市蛇蛙记研究会学生社团成员及其家长便决定前往相关地点一探究竟,还特别邀请中国两栖爬行类专家罗键老师一起参与这场研学活动,指导成员探寻并认识“偶遇”的蛇和蛙。

  罗键老师主持渝东南民族地区两栖爬行类调查,报道4个新种30余个新纪录,成员们脑袋瓜里想的都是“这次我们会发现新物种或者新纪录吗?”,带着喜悦与兴奋,一行人踏上了生物多样性探究之旅。

  注意事项

  善用专家资源。我们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有限,为了有效开展活动可以寻求专业人士帮助,一是从专业人士讲座或授课中获得探究灵感,二是请专家为我们的探究活动进行可行性及科学性的评估;或者积极参加专业机构组织的活动,在过程中开展生物多样性探究,如《少年先锋报》、自然介、缙云山管理局等机构组织的活动。

制方案:兵马未动,物料先行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研学活动,社团成员和家长在罗老师指导下,制定研学方案。

  制订方案,很重要的方面是要根据目的因地制宜选择探究路线和实验材料,并且要具备应急防备的意识。首先,根据活动主题确定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探究过程及方法等。其次,合理安排人员,确保活动有序开展。最后,考虑到本次研学要出野外,需要提前做好探究路线踩点工作,保证人员安全。

渝南山青研学活动路线

夜间调查

  本次研学按照时间节点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暑假研学阶段,第二阶段为国庆假期研学阶段,第三阶段为课余时间研学阶段,主要在武隆仙女山、江津四面山、北碚缙云山和石柱太阳湖等地开展活动。

  据蛇蛙生活习性,相关探究活动多在夜晚开展,开展野外夜调需要准备捕蛇夹、捕蛙网、头灯或手电筒、观察容器等探究工具。头灯可以照明,捕蛇夹和捕蛙网的使用,既可以保护学生,也可以减少对蛇蛙的伤害。此外,备好雨衣和雨鞋也是保障夜调活动顺利开展的法宝。

  注意事项

  合理使用家长资源。家长积极参与可保障探究后勤工作,并做好前期踩点工作;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所需物质资料,购置一些小材料和小工具;家长加入与学生一起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不能独立完成时,父母可主动提出帮助,促成科学探究的完成。

探答案:实践出真知,研学长才干

  科学探究就是一个收集数据、分析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过程,为保证科学性,晚上夜调,白天科普,指导学生运用实地观察法、文献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等科学方法开展活动,研学不仅是让成员参与采集、观察、记录等探究过程,更是要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探究精神。

使用工具测量样本

学生描述观察信息分析探究结果

  中小学生开展生物多样性探究活动常用观察法,研学中我们指导学生利用观感、听感、触感等多种感官初步观察研究对象,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工具,如直尺、放大镜等,观察蛙类外部形态特征,并通过查阅资料、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更多信息。之后,鼓励学生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也可以图文并茂或使用简单的数据表呈现信息。最后,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探究结论。

  注意事项

  保护学员的童心慧眼。让学生亲近自然,喜欢自然,在野外学习观察与记录、表达与分享,体会到物种的丰富,观察物种间的关系,理解自然界的物种环环相扣,开始思考物种和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研学将科学的种子种在学生心中,为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和实践打下基础。

展成果: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本次研学同学们收获丰硕,回来后积极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学习成果,并通过自然笔记、调查报告等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和结论,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相关作品在“长隆杯”全国第二届自然笔记大赛、第六届重庆市梦想课堂·自然笔记大赛和第35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作品收录在《绘眼看自然》(中国林业出版社)中。

部分学生作品

学习交流与研讨

  注意事项

  创造舞台交流分享。新型教育模式的一个关键词就是“能动学习”,当我们的学生上台分享研究项目时,就是将他在实践体验、团队学习、主动学习中获得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的能力,可以用于“教别人”,从被动学习转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本次研学带给大家的不仅是知识和方法

还在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

科学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合作意识

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通过参与整个项目任务

让成员们领悟大自然的变幻莫测

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

成为一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践行者

  来源:重庆生态环境、“少年先锋报”公众号

  作者: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罗键、张兵娟、廖祥贵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