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我国生物多样性发展的建议”,由我部会同国家林草局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实施就地保护措施问题
我国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和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协同推进,优化就地保护体系,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一)积极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截至目前,我国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为保护栖息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奠定基础。已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和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保护了91.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野生动物栖息地空间不断拓展,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同时,通过开展野外调查监测,加强野外巡护监管,及时实施救护放归,推动栖息地修复和生态廊道建设,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非法采集。
(二)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对生态保护红线工作作出总体部署。我部联合发展改革委印发《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明确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估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技术方法,以及基于评估结果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技术流程。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两批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2019年以来,我部配合自然资源部开展了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目前,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已基本完成,对有效保护重要生态系统、物种及其栖息地具有重要意义。
(三)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协同推进。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培育优势资源、发展生态产业,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试点示范,在充分考虑地方优势生物资源的基础上,研究探索出适合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协同推进模式,试点地区生物资源均得到有效保护,贫困户年收入显著增加。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地区间、产业间均衡发展,推进生态保护扶贫行动。
二、关于制定相关配套法规
国家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相关国家立法工作,始终将加强法制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一)初步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体系。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涵盖重要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保护、重要遗传资源、外来入侵物种、生物安全等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宪法》第九条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涵盖内容广泛,既强调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物种、种质资源的保护以及外来入侵物种的严格防控,也强调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物种和遗传资源的合理利用、外来物种的合理安全引进。各地方结合当地实际,就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门立法,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法律支撑作用。
(二)逐步完善生物多样性法制建设。近10年来,累计颁布和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生物安全法等20多部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法律法规,覆盖重要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保护、重要遗传资源、生物安全等领域。《国家公园法》《自然保护地法》等已列入相关部门立法工作计划,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专门立法也在制定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体系日趋完善,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三、关于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
多年来,我们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宣传模式,拓宽参与渠道,着力提升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
(一)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和科普活动。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世界湿地日、六五环境日、防治荒漠化日、国际森林日、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会同宣传、广电、教育、科技、公安、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举办系列活动,例如“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系列活动,大力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和法规措施,调动全社会广泛参与,进一步增强公众保护意识。
(二)创新宣传模式,拓宽参与渠道,完善激励政策。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科普教育和自然体验基地、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邀请公众在生物多样性政策制定、信息公开与公益诉讼中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生物安全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手机、进客舱、进展馆的“六进”活动。发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关于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各类社会主体和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指南和规范。成立长江江豚、海龟、中华白海豚等重点物种保护联盟,为各方力量搭建沟通协作平台。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起的“企业与生物多样性全球伙伴关系”(GPBB)倡议,鼓励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领域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国家林草局会同中央电视台开发《秘境之眼》节目,促进保护工作者和社会公众的互动,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并基于您提出的宝贵建议,不断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深入实施。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出台国家公园布局方案,完善国家植物园体系等迁地保护措施。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健全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快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建设。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22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