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重庆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亮点模式(截至2020年6月30日)

2020-08-25

2020-08-25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1.原生生活垃圾近零填埋
  一是重点培养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鼓励支持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建设、运营、EPC及核心设备制造,率先实现垃圾焚烧发电全套技术国产化和网管式膜处理系统自主设计制造,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实现了技术与装备双输出。二是合理布局规划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置基础设施建设,投运焚烧厂3座,合计处理能力8100吨/天,填埋场1座,处理能力1000吨/每天,已于7月停用,在正常情况下已实现原生垃圾近零填埋,焚烧发电资源化利用100%。三是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纳入区县经济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内容,同时制定《重庆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置厂运行监管标准》,指导建设全球领先的垃圾焚烧发电烟气环保排放示范工厂,主要烟气排放指标值仅为现行欧盟标准限值的1/10,解决生活垃圾“邻避效应”问题。四是建立生活垃圾异地处理补偿机制,目前正在报市政府审批。
  2.餐厨垃圾全量资源化利用
  2009年以来,我市主城区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和资源化利用工作。采用“各区负责收运、市级统一处理”的管理模式,即市级层面由市环卫集团建设黑石子餐厨垃圾处理厂负责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区级层面由各区县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餐厨垃圾收运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依托生活垃圾收运的固废运输公司,构建覆盖主城区的餐厨垃圾收运系统。目前3.6万家餐馆纳入收运体系。2019年,我市主城区已收运处置餐厨垃圾60万余吨,日均收运处置餐厨垃圾1800吨,全部进入黑石子餐厨垃圾处理厂资源化利用。同时,主城区新规划2100吨/日的渝北洛碛餐厨垃圾处理厂,目前正在进行调试,投运后主城区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将达100%。
  3.城镇污水污泥全量无害化处置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实施方案》,探索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和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发展,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的污泥处理处置新机制,主城区城镇污水污泥处置方式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堆肥作园林营养土、建筑材料、卫生填埋、与餐厨垃圾协同处置、制陶粒等方式,无害化处理规模已达1770吨/日,主城区已实现全部无害化处置。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经济高效、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4.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实现镇级全覆盖
  与卫生健康委建立了协调机制,联合印发了《加强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医疗废物分类处置指南》《加强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管理工作》等系列文件,进一步推进全市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和环境监管工作。并会同市卫生健康委抽查部分区县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全覆盖工作落实情况,将医疗废物转移许可证作为医疗机构年度执业许可证资质校验的审查要件,保障了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实现对5917家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的集中收集处置。
  5.构建汽车循环产业链
  发挥重庆汽车产业集群优势,由市经济信息委牵头制定构建汽车产业循环产业链实施方案,整合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和市商务委等部门合力,引导企业轻量化设计,实现包装废物重复循环利用一体化,采用水性漆代替油性漆清洁生产工艺,推进汽车铸造型砂综合利用、混合有机溶剂再生利用等关键补链项目建设,提升汽车产业绿色生产水平,促进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加强汽车拆解行业规划管理,开展报废汽车拆解行业环境管理规范研究,推进报废汽车拆解企业入园。同时,结合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探索构建锂电池回收和资源化体系,推进锂电池生产企业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目前已初步构建汽车行业“零部件制造-整车(整机)生产-销售-回收-拆解-再生资源利用”循环产业链。
  6.危险废物精细化管理
  探索建设危险废物“一物一码”管理体系,通过规范包装及标签,实现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处置全过程的信息追踪,已完成第一批24家重点单位危险废物精细化管理试点。全面完成全市重点(100吨以上)危险废物产生源企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占全市危险废物产生量的98%)和全部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精细化全过程管理,并启动50吨以上危险废物产生源企业精细化管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