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环境要闻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美丽中国建设

2020-12-11 来源:《环境保护》杂志

2020-12-11 来源:《环境保护》杂志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美丽中国建设
  庄国泰  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党的十九大将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前不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和2035年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中国建设提出更加明确具体的目标任务。
  自2018年起,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在全国范围部署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宣传教育和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美丽中国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谋划开展“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宣传和动员工作,推动全社会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构建全民参与行动体系,为美丽中国建设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共识、汇聚更强大的奋进力量。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
  美丽中国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他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众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
  在2018年5月18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明确要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总方针、总依据和总要求,也为做好生态环境领域宣传和动员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关于生态环境宣传和舆论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加强舆情引导。要做好宣传舆论引导工作,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关于生态道德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关于生态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怀。要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要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关于公众参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动员全社会都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中心环节。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必须担负起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战略任务。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
  生态环境领域宣传和动员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动员全社会共同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极端重要地位。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为指导,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坚决贯彻,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宣传和动员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深刻把握生态环境领域宣传和动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三年来,各部门各单位各条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不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引导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中央文明办在全国范围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领域。教育部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扶持一批生态环保主题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共青团中央以“美丽中国·青春行动”为统揽,开展保护母亲河、“三减一节”和垃圾分类行动,组织青少年踊跃参与生态文明实践。全国妇联以“绿色家庭”创建为载体,充分发挥妇女和家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各部门各单位与生态环境部门密切配合,全力推进“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取得积极成效,为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汇聚了磅礴的奋进力量。
  一是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持续高昂。各地广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参与重大主题成就宣传。连续举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编写理论学习读本和实践案例图书,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活动,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热潮。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在中国成功举办,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生态环保故事,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二是生态环境保护正能量广泛传播。三年来,各地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制作推出4.2万多种形式各样的生态环境宣传产品,组织开展环境艺术节、文化周等生态文化活动,有的地方还与非遗保护结合,以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传递生态文明理念。各地持续深入宣传《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推选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等先进典型,有的地方还聘请环保形象大使,设立省级环境保护政府奖,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的道德风尚。
  三是生态环境舆论主动局面更加强化。全国各省级以上生态环境部门定期举办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重点工作进展,回应社会关注热点问题。主动设置议题,组织媒体记者深入环保一线采访报道。各地加强网络环境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通过新媒体平台与网民互动,有的地方还举办“环保局长面对面”等活动,为公众答疑释惑、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新媒体矩阵成为公众获取权威生态环境信息、表达诉求建议的重要窗口。
  四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渠道不断拓展。四类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深入推进,设施开放单位已达到1239家,累计参访公众达8500万人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探索开展云参观、云开放等线上活动,取得很好效果。有的地方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展馆,创建环境教育基地、科普基地,开通环保主题航班、高铁,打造绿色主题银行,不断拓展宣传阵地、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五是社会共建美丽中国热情显著提升。各地充分利用六五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全国低碳日等重要节点,针对学校、企业、社区、农村等不同群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和实践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各地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开展活动近2万多项,线上线下参与约15亿人次,新浪微博#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话题阅读量达到8.5亿次,抖音平台相关话题视频播放量达30.8亿次。
  六是生态环境宣传工作大格局初步形成。各级党委政府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主动性显著增强,党政部门与生态环境部门的宣传合力进一步加强。上百家社会组织成立“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社会组织联盟,作家、摄影家等文化艺术界人士积极参与生态文化采风活动和作品创作,大型国有企业主动开放环保设施,越来越多人参与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信仰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与此同时,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领域宣传和动员工作依然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
  一是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严峻形势未根本转变。虽然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是成效并不稳固。需要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坚定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和信心。
  二是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一方面,一些沿袭已久不绿色、不环保的生活方式有其惯性;另一方面,一些新出现的生活方式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压力。
  三是生态环境舆论形势复杂严峻。在国际上,美国等西方国家恶意歪曲、肆意抹黑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意图煽动负面情绪,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愈发激烈。在国内,“环保影响经济、民生”等言论时而陈渣泛起,舆论引导任务依然艰巨。
  四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宣传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传播格局带来了巨大改变,媒体融合正在加速,而随着大数据、5G等新的传播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内容形态、传播方式等也正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对生态环境领域宣传和动员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三、谋划开创新时期全民参与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
  “十四五”期间,宣传和动员全民参与美丽中国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大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核心任务,不断提升宣传工作水平,着力推动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更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夯实稳固社会基础。
  一是深化重大理论研究宣传。充分调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闻媒体等力量,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研究,深度挖掘和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组织开展学习交流研讨,推动全社会形成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浓厚氛围。组织策划大众化的理论宣讲活动,强化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阐释。加大典型宣传力度,针对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典型案例和生动实践,组织策划专题宣传报道。通过线下线上多种渠道,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
  二是持续推进新闻宣传。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举措、进展成效的信息公开力度,规范优化新闻发布工作,加强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主动曝光阻碍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问题,及时通报负面典型案例,有效运用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手段,形成舆论监督合力。加强与新闻媒体的互动,主动设置议题,组织策划好伴随式采访和主题采访,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增进舆论引导的协同性和有效性。加强舆情监测和分析研判,提高对重大舆情分析研判的质量,准确把脉公众关切热点,有针对性做好热点回应。加强网上舆情引导与网下问题处置的协调同步,形成规范有序的工作机制。
  三是创新开展社会宣传。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加大生态环境宣传产品的制作和传播力度,赋予宣传产品更多文化内涵,从注重宣传产品数量到提升宣传产品质量转变。鼓励文化艺术界人士积极参与生态文化建设,加大对生态文化作品创作的支持力度。创新推广形式,深入宣传《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培育生态道德,传播生态价值理念。加大先进典型选树和宣传力度,发挥榜样示范和价值引领作用。结合六五环境日等重要节点,围绕人们的衣食住行游等方面,组织开展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引导公众形成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行动自觉。
  四是不断改进新媒体宣传。加强全国生态环境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完善新媒体内容发布、排名、奖惩等机制。不断提高政务新媒体信息发布时效、发布频次、原创水平和内容质量,增强发布信息的形式多样性、内容可读性、公众阅读量、网络传播度和社会影响力。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探索将生态文化与流行文化有机结合,开发推介类型多样的新媒体宣传产品。跟进5G时代传播特质与规律,探索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产品,拓展宣传渠道,创新方式手段,保持生态环境宣传和动员工作的生命力。
  五是稳步加强环境教育。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师资队伍建设,从小培养青少年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学科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推进环境保护职业教育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法律规范建设,有力推动全民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家庭、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进农村,加大各类人群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环境法律意识和科学素养。积极引导、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设施,发挥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社会服务功能。
  六是广泛推动社会参与。动员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生态价值理念和生态文化传播,主动履行企业环境治理主体责任,不断探索创新绿色发展方式。继续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拓展开放领域和范围,提高开放频次,丰富开放方式,提升开放效果。加大对环保社会组织的引导、支持和培育力度,推动环保社会组织提供环保公益性服务迈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科学化,提升参与现代环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发展壮大生态环境领域志愿服务力量,建设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有针对性地给予民间志愿服务组织政策和资金支持,打造流程化、机制化、可重复、能持续、易推广的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及行业协会和商会的作用,壮大生态环境保护统一战线,推动构建生态环境宣传工作大格局。
  四、努力提升宣传和动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生态环境领域宣传和动员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政治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政治立场,扛起政治责任,牢固把握生态环境宣传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工作效果,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生态环境领域宣传和动员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承担起宣传工作主体责任。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抓宣传,把宣传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研究解决宣传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资源调配、资金支持、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有力保障,为宣传工作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是抓好队伍建设。做好宣传和动员工作,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强化宣教机构设置,优化配置宣传干部队伍,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全面提升宣传干部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生态环境宣传尖兵。要配有专门的工作力量,确保党的重大理论、重要政策切实传递到基层群众之中,在基层落地生根,强化基层生态环境社会治理能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三是改进工作作风。坚决杜绝宣传工作中的形式主义,要加强调查研究,出台政策、制定方案要符合基层工作实际,反对假、大、空,力戒飘、虚、浮,将工作落实落细。不搞“一阵风”,不仅仅在六五环境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搞宣传,要将工作落入日常、抓在平常。防止表面文章、场面热闹,不自说自话、自娱自乐,真正带动社会公众参与进来,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四是勇于探索创新。加强对公众喜爱的宣传方式的研究,善于将专业性的术语转换为群众听得懂、乐意听的语言,不断增强工作的感染力和传播力。加强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技术新手段的学习研究,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变化,加强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大胆探索尝试创新工作方式,主动设置议题,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为公众参与创造更好的条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