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政府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7249号建议的答复

2018-08-31 来源:生态环境部

2018-08-31 来源:生态环境部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田北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注国家执行行政措施时的情况的建议”,由我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我们同意您提出的中央政府在推出大政策时,应先进行小规模试行、观察成效、并与居民加强沟通、优化细节的建议,这更有利于政策推广,保障民生。

  我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低,特别是农村地区大量燃用散煤取暖。调查显示,北方地区农村居民户均用煤量为1-4吨/年,这些散煤燃烧没有任何环保措施,1吨散煤直接燃烧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是1吨电煤的15倍以上。进入供暖季后,因燃煤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增加30%左右,严重影响冬季大气环境质量。清洁能源替代是解决散煤燃烧污染排放的根本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4次会议上指出,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关系北方地区广大群众温暖过冬,关系雾霾天能不能减少,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的重要指示精神,各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加强顶层设计。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等印发《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明确清洁取暖发展路线及适用条件,提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的总体要求、推进策略、保障措施等,并要求各地制定实施方案。

  考虑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是全国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且散煤燃烧对冬季大气环境质量产生重要影响,2017年我部配合有关部门集中资源重点推进“2+26”城市散煤治理。财政部印发《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的通知》,通过竞争性选拔将“2+26”城市中12个城市列入首批试点,发挥财政政策示范引导作用,促进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有力推动清洁取暖工作,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圆满收官、实现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60ug/m3左右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2017年,一些地区出现冬季取暖保障不到位的问题,主要是天然气供给不足和需求全面增长所致,也包括一些地方“压非保民”措施不到位、新旧取暖方式未做到无缝衔接等问题。为切实保障群众温暖过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供气供煤确保群众温暖过冬有关工作的通知》,各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形成合力;我部紧急动员部署,抽调相关人员对“2+26”城市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督查,在各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居民供暖得到有效保障。

  下一步,我们在深入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过程中,将更加注重政策实施的方式方法。在技术路线方面,指导地方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在天然气供给方面,重点抓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大天然气供应量和管网互联互通建设。在天然气使用方面,坚持“以气定改”,新增天然气量优先用于城镇居民和大气污染严重地区的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重点支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实现“增气减煤”。在政策支持方面,将进一步扩大中央财政支持清洁取暖试点范围,完善相关价格政策,确保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在具体操作方面,督促指导各地先立后破,在清洁取暖替代未落实前,不拆除原有取暖设施。我们也将配合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清洁取暖试点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工作,全面掌握试点城市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推行其他重大政策时,我们也将进一步加强与公众沟通,倾听各方意见,结合试点经验,研究制定配套措施,确保中央政策积极稳妥落实到位,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18年8月31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