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秋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国家支持河南省改变交通结构缓解大气污染的建议”,由我部会同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我国货物运输以公路为主,2017年全国76.8%的货物通过柴油货车运输。重型柴油车运输货物的能耗和排放分别是铁路运输的7倍和13倍,公路运输是造成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是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推动运输结构优化,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一是推动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调整。2017年,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推进天津港等环渤海港口停止接收公路运输集疏港煤炭。2017年10月1日零时起,环渤海港口煤炭运输全部改由铁路集疏港,经过北京延庆的运煤货车日均减少3500-4000辆,同比降低50%,有效减轻沿线区域货车尾气污染。2018年,我部明确将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主攻方向之一。交通运输部于2016年、2017年分两批评选出46个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其中将河南省郑欧国际货运班列铁海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河南省机场集团空路联运示范工程、河南服务自贸区铁公空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等确定为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并积极指导示范工程企业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联运装备研发、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中国铁路总公司于2016年和河南省政府签订《关于推进河南省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十三五”期间将建设郑州—济南、兰考—菏泽、霸州—商丘、铁路物流基地等项目,与河南省政府及主要企业建立了定期沟通机制,全力保障河南省物资运输需求。
二是加大机动车环境监管执法力度。近年来,我部积极推进各地加强柴油车监管执法。截至目前,各地依法建成260多台(套)遥感监测系统,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126台(套)。山东、佛山等地建立了冒黑烟车辆抓拍系统,通过环保、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动、信息共享,对黑烟车实施治理。2017年5月1日起,公安部交管局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增设驾驶排放检验不合格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违法行为处罚代码(6063),“环保取证、公安处罚”的联合执法机制初步建立,异地车辆处罚难题得到解决。2017年,各地开展了高排放车专项整治工作,路检路查力度前所未有,检查车辆4090万辆次,发现超标车188万辆次。
三是完善机动车排放标准和技术规范。2017年12月,我部印发《机动车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对机动车在设计、生产、使用、回收等全生命周期内的大气、噪声、水、固体废物、电磁辐射等污染,提出了防治策略和方法,内容包括机动车、车用油品、检测设备等。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放控制,我国采用国际通行的标准体系,以新生产柴油机排放控制为主。为加强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环境管理,我部组织北京理工大学、济南汽车检测中心编制了国家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烟度排放标准》。2017年9月,该标准公开征求意见。为切实做好在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工作,我部组织对800多万条在用车环保定期检验数据进行分析;对192台发动机和529辆柴油车进行排放检测,以确定和校准标准修订涉及的检测项目和限值。2017年8月,我部公开征求对修订的在用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意见。
您提出的调整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强机动车尾气超标执法联防联控、出台排放标准规范等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打赢蓝天保卫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下一步,结合您的建议,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决策部署,采取强化督查等措施,确保落实到位。
一是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按照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部署,积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大幅提升铁路货运比例,到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比2017年增长30%。加大货运铁路建设投入,加快完成蒙华等货运铁路建设。推进钢铁、电解铝、电力、焦化等重点企业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充分利用已有铁路专用线能力,大幅提高铁路运输比例。依托铁路物流基地、公路港、沿海和内河港口等,推进多式联运型和干支衔接型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推广集装箱多式联运。
二是完善机动车排放标准体系。在对所有反馈意见逐条进行分析处理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组对标准内容特别是在用车排放标准修订涉及的检测项目和限值,进行讨论、审查和完善,加快完成在用机动车排放标准的修订和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的编制工作。《非道路移动机械烟度排放标准》将填补我国在用非道路柴油机械标准的空白,为今后在用非道路柴油机械排放有效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加强对河南省工作的督促和指导。河南省属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重点区域,我们将按照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部署,推进河南省优化调整运输结构,狠抓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统筹兼顾、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18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