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占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出台抗生素菌渣安全规范经济可行处置政策的建议”,由我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我国是抗生素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年生产的抗生素原料约20万吨。按照生产1吨抗生素原料药产生10吨湿菌渣估算,我国抗生素菌渣的年产生量约为200万吨。新鲜菌渣具有有机质含量和含水率高、含有一定量残留抗生素及代谢中间产物等特点,极易发生腐败变质并散发恶臭,为其贮存、运输、利用及处置带来极大困难。如利用处置不当,会对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令 第39号),抗生素菌渣属于HW02类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的要求进行严格监管。
为有效防控抗生素菌渣的环境风险,我部于2012年组织开展了环保公益项目“微生物制药菌渣处置与利用过程环境风险控制技术研究”,针对典型抗生素菌渣的环境行为、环境风险、无害化处理与利用技术以及相应的风险控制要求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我部将制药菌渣综合利用及处置技术规范的编制任务纳入《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年,委托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和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开展抗生素菌渣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和技术政策的编制工作,要求对抗生素菌渣收集、运输、贮存、预处理、处置、利用等全过程的环境风险进行识别,提出针对性的污染控制技术及管理要求。目前,该技术规范已完成初稿,准备开题后向社会征求意见,按程序推进。
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力推动医药工业(包括抗生素生产行业)的绿色发展。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印发《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要推动制药企业绿色升级改造,制定整体污染控制策略,采用循环生产方式,提升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推动企业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已有26家医药企业被认定为绿色工厂,起到了行业引领示范作用。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我部、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拟定推动原料药产业聚集和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研究提出推进产业合理布局、建设集中生产园区、推动集约化生产、提升绿色制药水平、推行绿色制药标准等重点任务,通过加大绿色制药项目支持力度、加快绿色生产技术开发、支持化学原料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开展行业试点示范等措施,推动提升化学原料药绿色发展水平。
您在建议中提出,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规范抗生素菌渣利用处置,尽快出台抗生素菌渣安全规范、经济可行的利用处置技术规范及技术政策。我们完全赞同。结合您的建议,我们将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基础上,严格督促各地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十三五”全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加快推进抗生素菌渣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和技术政策的编制工作,全面提升抗生素菌渣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规范化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其环境风险。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生态环境部
2018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