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把本职岗位当战场,她们甘当战“疫”幕后英雄

2020-04-18

2020-04-18
分享到: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编者按

   这是一场全民战役,不分南北,无论西东。当全国生态环境系统的战“疫”打响,无数的女环保人走上前。她们把本职岗位当做抗击疫情的战场,恪尽职守 ,默默奉献,为战“疫”一线投注一股温柔而坚定的力量。近期,我们推出“致敬女环保人”特辑,带您一起认识一下战“疫”中的女环保人。

  恪尽职守  默默奉献 甘当幕后英雄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办公厅文档处易卫红同志在公文运转岗位上坚守多年,始终以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秉承事业情怀,坚持“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时刻以饱满的热情、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2020年春节假期结束,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部分同志不能按时到岗履职,文档处面临人手严重不足的困难。易卫红同志顾全大局,一个人顶上几个人的岗,每天处理公文100多件,全力以赴承担起部机关收文、签报等繁重的公文运转工作,做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幕后英雄”。

  把本职岗位当做抗击疫情的战场

  按照部党组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统一部署,办公厅负责同志按照“办公厅多付出、各司局少跑腿”的原则,果断决定实施非涉密公文无纸化运转,提前完成部领导要求的部机关2020年上半年全面实现无纸化办公的目标。文档处承担了公文由纸质版运转向无纸化运转的紧急任务,大量文件收取、拆分、扫描等基础性工作,全部压到易卫红同志一个人肩上,上至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指示和部领导的批示要求,下至机关各部门、各部属单位的紧急请示汇报,都需要第一时间传送,大大超过平常文件处理数量和难度。为此,易卫红同志连续作战,加班加点,每天总是最晚到食堂打饭,有时忙起来连水也顾不上喝。有同志劝她轮休,她说:“防控疫情也是生态环保铁军的战场,我虽然上不了抗击疫情一线,但也要学习奋战在一线的白衣战士,用我个人的平凡工作,确保疫情期间政令畅通。”她用这种“牛马精神”,俯下身子,埋头苦干。

  寻常处见功力,细微处见真章。易卫红同志为机关推进非涉密公文无纸化、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出谋划策。为避免与同事交叉接触,她将平时每份文件都由取件人签字改成自己先登记,取件人只签字一次;提醒取件的同志先电话预约,避免多人同时接触;如有急件办理,她会用微信第一时间通知承办司局。晚上和周末,她都会利用手机办公软件处理文件,当别人放松忙碌的神经时,她依然习惯性地看看手机,看看工作上有没有新要求。主动、及时提出改进公文运转的意见建议,时刻以强烈的责任心对待工作,这已成为她的本能和生活的一部分。

  多克服些困难换取同事们的幸福  

  易卫红同志家住海淀区航天桥附近,她没有私家车,疫情期间为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觉克服困难,坚持骑自行车,仅单程就需要70多分钟,每天在路上要花费近3 个小时的时间。她没有喊过一声苦、不叫一声累,凭着对工作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付出比平常数倍的时间、更多的辛劳对待工作。她的孩子在家网络学习需要辅导监督,但她顾大局、舍小家,20多天在机关加班加点连轴转,确保部机关文件安全、高效运转。

  每天清晨6点多,她已从家出发,顶着冬日的凛冽寒风,争分夺秒地赶到单位处理文件,确保当日文件当日处理完毕。她办公室的灯亮得最早,却关得最晚。同事们为她迸发出的工作激情深深感染,问其原因,她说:“我每天骑行在中华第一街上,因为上班早,经过天安门时可以看到升国旗仪式。因为下班晚,我从办公室能看到天安门灿烂的夜景,我感到非常自豪和幸福。我做的工作微不足道,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我多克服一些困难,同事们就多得到一份幸福。”

  2月6日,北京大雪纷飞。一大早出门,虽因路滑摔倒,但易卫红同志仍冒雪骑自行车早早到单位。进入办公室后,她突然发现手机丢失,焦急万分。经多方寻找,她最终在雪地里找到了自己的手机。她担心的不是手机能值多少钱,而是怕丢失了手机里工作信息和领导指示,影响正常工作。

  作为一名党员,易卫红同志时时刻刻都把自己挺在了前面,平日如此,疫情期间更是如此。她用自己的言行和坚守践行了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保铁军精神。

  办公厅文秘档案处(保密处)干部  易卫红

做一个传递温暖的爱心大使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中国环境出版集团《中国环境监察杂志社》的韩冰一看到湖北环保系统的同仁奋战在危废处置的一线,缺乏防护物资,她立即行动起来,捐款捐物助力湖北疫情防控。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她高标定位,心有大爱。针对湖北疫情防控需要,先后通过中油瑞飞惠福平台和中华环保基金会向湖北捐款1500元,并充分发动国内外等各关系,几经周折购置防护物资,个人累计捐赠超过5万元。

  作为一名环保人,她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当她从朋友圈看到黄石市生态环境局紧缺防护物资后,立即为黄石市生态环境局捐赠紧缺的一次性手套300双、日本一次性口罩300个、韩国kf94口罩100个。黄石市生态环境局的同仁说:“我们执法和监测人员每天跑现场,防护物资都是省着用。您的支持真是雪中送炭!”“黄石市生态环境局全体干部职工感恩非常时期予以帮助和关心的友人!谢谢您的爱心捐助,我们一定会用好防护物资,认真履职尽责,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贡献!”韩冰一在看到武汉市生态环境局一线工作人员参与医疗废物转运工作缺乏防护用品时,又先后两次捐赠护目镜200个、一次性手套1300双、日本一次性口罩300个、韩国kf94口罩100个。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在感谢信中说到:“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血肉深情,彰显了同心协力、共克时艰的责任担当,诠释了生态环境部门‘一家人’的大爱情怀,也使我们倍受鼓舞、倍添信心。”

  作为一名青年人,她家风良好,传递温暖。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她和家人向物资紧缺的学校、确诊病人、流浪人员和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等捐赠口罩3000余个,酒精1000余瓶。当被问及为什么捐赠如此多的物资时,她说:“这得益于我良好的家风,疫情一开始,我姐姐就在她工作的中石油中油瑞飞惠福平台进行捐赠,让我深受触动。我在捐赠时,又得到了父母和丈夫的鼓励和支持,让我充满了动力!”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韩冰一的爱心之举送去的不仅是防护物资和温暖,更传递了信心与希望。她以实际行动,彰显巾帼风采,传递人间友爱,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中国环境监察》杂志社副社长  韩冰一

全员全程在线值守  尽心尽力共同战“疫”

新媒体事业部成员合影

  为适应疫情防控形势,中国环境报社新媒体事业部“疫”不容辞,紧抓新媒体这个线上新闻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全员动员,昼夜值班,24小时不间断工作,及时开设了“战‘疫’风采录”“战‘疫’日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战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生态环保铁军在行动”等专题专栏,宣传生态环境系统抗击疫情情况,鼓舞了生态环保铁军士气。

  “从今天起,大家白天必须全员全程在线,晚班编辑数增加一倍!”就像出征前的号角,微信群里整齐的“收到”表明“我们都准备好了”。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明白,突发事件意味着随时待命和高强度工作,但没有人打退堂鼓。

  新媒体事业部约20人,疫情期间又紧急调派了六位编辑,共同战斗在网站、APP、“双微”、头条号、强国号、抖音等在内的多个新媒体平台。大家加足马力,精准聚焦,创造了多个历史性阅读量高峰。“中国环境新闻”微信平台月阅读量超150万,第一个单篇“10万+”诞生;“中国环境新闻”微博月阅读量达2057万,粉丝月增6万,达平常3倍;“中国环境新闻”今日头条号月阅读量251万,推荐量3767万,单篇最高阅读量113万,推荐近1400万……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女性顶起了这个团队的半边天。疫情期间,除了接收其他部门记者编辑的频繁来稿,新媒体部门还覆盖了全国各省份最新的重要疫情信息,每人经手的稿件和编辑发布的新闻总数较平常翻了一倍。“中国环境”APP平常日均发布百余条、“中国环境新闻”微信单日发布10-20条、“中国环境新闻”微博日均发布博文30条,均较往常增加一倍多。

  “整个人就像是长在了座位上,眼睛离不开屏幕,打字的速度都练习得更快了。”新媒体编辑邓玥笑说,“守土有责,如果说医护人员是这次事件各行各业中冲在一线的团队,那新媒体就是这次媒体平台中的一线阵地,必须在第一时间把最新的消息传递给公众,绝不能有一丝懈怠。”负责部门工作整体统筹安排的张秋蕾更是忙得不可开交,这一个月来她的生物钟都固定在了早八点到凌晨二点,从选题策划、协调稿件到审核修改,不停在各个弹出的微信消息中穿梭,脑力和体力都用到“满格”,她笑称属于自己的时间就是晚上工作后吃零食的那一小会儿。

  在“饱和”的编发工作之余,她们还是想多做一些。“除了上传,我还想在此时多采写一些稿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新媒体编辑胡秀芳说。疫情期间,她撰写的《一家之说|关于气溶胶传播,我们追问了这个领域的资深专家》等科普文章阅读量破万。为确保内容准确,她与身在海外的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沟通和“争论”了50个来回,13个小时的时差让她经常奋战到深夜,教授对她的敬业精神称赞不已。

  周亚楠、霍桃等同志也撰写了一批与公众关注的原创稿件,如《这个养殖委说完野生动物是“刚需”后,为何两天内销声匿迹?》《穿山甲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新冠病毒医疗废物危害大 转运如何防范二次传播?》等,皆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视频组欧阳近人一边照顾不到两岁的孩子,一边积极献力,制作了新媒体产品《“公民十条”视频|呵护自然生态 保护野生动植物》,微信平台阅读量超两万,有效呼吁了社会行动。姚超一人负担起“学习强国”平台的运营,葛靖坤一直在后方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媒体“新兵”乔建华、徐亚田、姜和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也一丝不苟,从不掉链子。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再多的栏目和稿件也要一一严格审核关。流程上,每篇稿件经编辑仔细核对后,再经主任编辑、值班总编辑的严格校对核准才能发布。内容上,哪些稿件能发,在什么时候发,都经过深思熟虑和周密安排。新闻标题更是经过反复凝练,微信群里总是开展着热烈讨论:“我觉得标题的这个梗有点过时了”“怎么样标题才有历史感呢?”“这个封面图你们想点进去看吗?”通常近十个备选标题要经过几轮讨论才能选定,经过锤炼的标题和内容符合新媒体特点,更受读者欢迎。

  “虽然很累,但是看到阅读量蹭蹭上涨,很有成就感。”张秋蕾感慨,一线攻坚的战场上,有更多各行各业的战“疫”人在坚守,其中不乏昼夜不息、驰援湖北,甚至与危险近在咫尺的生态环保铁军,“与他们相比,我就觉得我们的这点工作又算得了什么呢。”

中国环境报社  新媒体事业部

用科技战“疫”为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提供技术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按照我部统一部署,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疫情风险防控相关的科技支撑工作中。土壤与固体废物研究所李丽研究员就是环科院“科技战‘疫’”队伍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作为多年研究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和生活垃圾焚烧处置技术领域、承担相关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资深科研人员,李丽同志敏锐地意识到涉疫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将成为新冠病毒防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第一时间主动申请,加入环科院疫情防控技术支持团队。

  基于前期丰富的技术积累,李丽同志为《新冠病毒疫情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技术手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环境保护科学知识问答》等编写工作出谋划策,有力支撑地方涉疫废物风险防范工作。同时,针对涉疫废物采用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工业窑炉协同处置设施等非医疗废物专业处置设施,李丽同志牵头提出了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感染风险防范技术要点和相应的环境管理与处置技术建议,配合我部有关部门编制了《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应急处置医疗废物工作相关问题及解答》宣传材料,为保障应急处置设施的平稳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了给疫区提供更直接的技术支援,李丽同志主动请缨我部 “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与管理技术平台” 的开发任务,并担任水泥窑应急处置技术工作组组长。她第一时间联系协调行业协会、科研单位、水泥企业等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在线对各地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如废物的粒径破碎到多少合适?防护服和口罩在哪里投料?污泥该怎么处理?这些细节对于医疗废物危害性消除和处置操作人员安全防护具有重大意义。在工作中,李丽同志不分昼夜,对基层反馈的每一个技术问题,总会第一时间组织专家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认真讨论,为基层提供最可靠技术指导,确保涉疫废物应急处置的环境安全。

  作为生态环保铁军的一员,李丽同志坚决服从部党组决策部署,保持时刻待命、随时冲上“科技战‘疫’”前线的工作状态。通过“科技战‘疫’”工作的深入,李丽同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环保科技的人民性”,进一步坚定了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做接地气的科研人员的工作理念,时刻准备着为保卫绿水青山贡献力量。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与固体废物研究所研究员  李丽

出一份力  尽一份责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无数人主动请战,冲锋在一线,奉献在基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华北督察局督察四处干部余美同志,年前回湖北探亲,因疫情发展而滞留湖北荆门市后港镇胜利村。滞留在村期间,她严格遵守当地防疫要求,积极配合各项工作,虽没能直接参与到一线危废处置等环保工作中,但积极参与当地志愿者活动,体现了生态环保铁军的担当精神,丰富了环保人的抗疫内涵。

  争先报名表决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余美同志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第一时间向所在村委会报名志愿者。“我报名志愿者。我是一名党员,我有行政工作经验和基层调研经验,现在是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随时待命!”

  积极作为践初心。在接到村委会通知,需要志愿者帮助村民们进行湖北健康码打卡,余美同志第一时间赶到村委会,与其他志愿者一道帮助村里60岁以上老人进行打卡,同时为前来咨询的村民答疑解惑,宣传健康码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相关防疫政策,一忙就是半天,也来不及喝口水。“没关系,我弄完了再喝,不浪费时间,村民可以早点回家。”因为喝水之前需要先去洗手,换口罩,她怕耽误大家时间。

  团结抗疫有信心。滞留在村期间,余美同志与村委会基层干部和志愿者们团结一致抗击疫情,大家不辞辛劳,舍小家为大家,站好每一班岗,当好“守门员”“值班员”“代购员”,做好数据统计和信息收集工作,为战胜疫情贡献了一份力量,更增添了一份信心。

华北督察局督察四处干部  余美

抗击疫情,人人都是参与者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了全国上下百姓的心,面对此次疫情,环境规划院李新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一份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虽身怀六甲,却始终心系抗疫战斗,心系生态环境事业,勇于担当,毫不松懈。

  大年初七,她就结合所学的环境经济学专长,开始了紧张忙碌的工作。针对此次疫情发展,她查阅数据、查找资料、电联地方、开视频会、深入研究、谋划对策、编制报告。由于疫情形势天天在变,防疫保障要求、经济行业动态、社会心理预期也在时时调整,为了数据观点及时有效,能够为顶层决策提供最精准的支撑,她坚持做动态跟踪、强化分析,几乎每天都要忙到深夜才能入睡。母亲很心疼,催她早些休息,但她说,“我这不算辛苦,还有很多基层一线防疫的生态环保铁军更加辛苦、更加危险,能尽自己所学所能,做的分析研究能够为防疫、为经济民生、为生态环境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短短20天,李新同志作为主要执笔人与参与人,为部相关司局提供关于疫情发展态势对经济及污染防治攻坚影响、地方环保抗疫的典型经验做法、重点行业复工态势及环境对策等8份研究报告,部分报告成为我部报送中央财经委、发改委环保抗疫的支撑材料。

  她说,想让宝宝在没有疫情、天蓝水清、岁月静好的日子里出生成长,所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做好带头作用。每一个新时代的荣光是靠着每一个认真工作、努力生活的人托举起来的,这位孕期妈妈积极努力、不计回报地为社会、为生态环保事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05009132号

网站标识码:bm17000009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72号

电脑版